分类: 释说中片 |
不知从何时起,警匪片开始没落。
在票房上,好莱坞(1984—2006年)没有一个警匪片是年度票房冠军。美国近些年来,所有的警匪片很难上亿,就算有着警匪元素的科幻大片《机器公敌》也才不过1亿4,票房难和《哈里波特》《指环王》之辈抗衡。
而香港自《警察故事4》创下的本土警匪片票房新高,连续数年,记录没有被新的警匪片刷新。
而十几年来诸如《冲锋队》《紫雨风暴》《B计划》《十万火急》《黑白森林》《杀破狼》《无味神探》《双雄》《猛龙》《逆流顺流》《爱作战》《行规》《知法犯法》《大事件》《三岔口》等有点水准的作品,(除了《无间道》和《新警察故事》),一粘上“警”或者“匪”,都票房很难过千万。
在票房上,好莱坞(1984—2006年)没有一个警匪片是年度票房冠军。美国近些年来,所有的警匪片很难上亿,就算有着警匪元素的科幻大片《机器公敌》也才不过1亿4,票房难和《哈里波特》《指环王》之辈抗衡。
而香港自《警察故事4》创下的本土警匪片票房新高,连续数年,记录没有被新的警匪片刷新。
而十几年来诸如《冲锋队》《紫雨风暴》《B计划》《十万火急》《黑白森林》《杀破狼》《无味神探》《双雄》《猛龙》《逆流顺流》《爱作战》《行规》《知法犯法》《大事件》《三岔口》等有点水准的作品,(除了《无间道》和《新警察故事》),一粘上“警”或者“匪”,都票房很难过千万。
票房永远不能说明影片质量,但却告戒着世人“警匪片已经不受观众欢迎!”
当然追究其原因,可以写成一个新长篇大论,这里暂且不谈,应先回到《狗咬狗》上..
当然追究其原因,可以写成一个新长篇大论,这里暂且不谈,应先回到《狗咬狗》上..
凭心而论,导演郑保瑞先前拍的恐怖片,没一部经典。诸如《热血青年》《大头怪婴》之类的所谓“恐怖”,不过玩弄气氛,瞎倒假血浆,胡乱一惊一乍的商业之作。或许钱赚多了,郑导演反想到了诚意,于是有了《爱作战》与《怪物》,一个警匪悬念爱情戏,另一个则是恐怖包装下的社会反思之作,到了2006年,他干脆叫上陈冠希与李灿森,一出便是《狗咬狗》!
因为《爱作战》中的动人情义,因为介绍中类似《喋血双雄》的人物关系,因为对香港警匪片的万分推崇,《狗咬狗》成了我年度必看之作,但谁都知道香港片在没落,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狗咬狗》的野心很大,所以开始有了黑白记录片,所以陈冠希穿得破破烂烂一出场便杀了个老太太,注意看他怎么杀的人,一枪打在脑袋上,人倒地上,他还继续在那老太太脑袋上补了几枪,一个杀手杀人非打那么多枪,还最终暴露目标,为什么?明显耍弄暴力血腥
之后,当警察李灿森与林雪,逮捕杀手陈冠希时,血腥接踵而至。再看清楚了,陈冠希抓了一个人质,一枪杀了,然后又顺手抓一个,又一枪杀了,等到杀完了两个人质,又那么没创意一抓,警察林雪成了人质,然后拿利刃一捅林雪脖子,又杀一个
可问题是李灿森拿着枪在边上半天,就等着他杀人,直到陈冠希杀完了所有人直接面对他,还半天不敢开枪,怕什么呢?
可问题是李灿森拿着枪在边上半天,就等着他杀人,直到陈冠希杀完了所有人直接面对他,还半天不敢开枪,怕什么呢?
对于陈冠希的逃跑,笔者相当不满意。看清楚警车里的情况,陈冠希上了手铐背后,边上一左一右,两个警察看着。他只是愣挣脱,还居然让他将手铐弄开,然后大打出手,然后警车翻了,陈冠希爬出去跑了,刻意而没创造性的安排,令人唏嘘不已!
影片中总喜欢在垃圾附近拍摄,陈冠希非开车去个垃圾堆旁,莫名其妙地杀了一个乱伦的父亲,然后不杀那女儿,行了,就算他见色起异吧。
但有时间施展一段爱情戏时,细节上的处理则太假,那女儿据说智力有问题,但陈冠希就给她穿穿裤子,就忘记敌对关系,一见钟情,太过草率。
但有时间施展一段爱情戏时,细节上的处理则太假,那女儿据说智力有问题,但陈冠希就给她穿穿裤子,就忘记敌对关系,一见钟情,太过草率。
且剧情设计:两个人,一个是泰国人,一个是中国人,语言不通,文化素养也不高,居然之间的沟通反特别通顺,怪了?更怪得是当警察李灿森来了,那女的居然知道关键时候去拿东西打警察,反而把陈冠希给救走了,谁能告诉那么短的时间,他们还语言不通,怎么就从敌对成了生死相依?
这种在《十面埋伏》中被世人大称虚假的爱情,不想在《狗咬狗》中重现了.......
这种在《十面埋伏》中被世人大称虚假的爱情,不想在《狗咬狗》中重现了.......
李灿森演的警察,说实在设计一般。脾气暴躁,有事没事总大喊大叫,还非打个黑帮小混混半天。
听着那句“你问个话吗,干什么非打人半天”的台词,真得只能继续摇头,这种人物在以前的警匪片中太多太多,虽然也必须承认李灿森的形象,确实挺适合演暴力刑警,但《狗咬狗》没有将他更加立体化,所以他最后只能瞪眼睛塑造人物,而且说什么他父亲是警察总的坏蛋,贩卖毒品,然后被儿子枪打倒,最后又选择自杀,颇有些绯闻性质的黑底,非要加上一个什么“为了生存”的高帽子,颇为无聊。
听着那句“你问个话吗,干什么非打人半天”的台词,真得只能继续摇头,这种人物在以前的警匪片中太多太多,虽然也必须承认李灿森的形象,确实挺适合演暴力刑警,但《狗咬狗》没有将他更加立体化,所以他最后只能瞪眼睛塑造人物,而且说什么他父亲是警察总的坏蛋,贩卖毒品,然后被儿子枪打倒,最后又选择自杀,颇有些绯闻性质的黑底,非要加上一个什么“为了生存”的高帽子,颇为无聊。
还有陈冠希与女朋友脱逃的段落,确实有几分张力,把人物命运弄到极端,令观众纠心,有悬念。但只凭杀手不要命去搏杀,没任何脑力与武力的绝对优势,把一帮警察全杀了的段落,没有任何说服力!
影片最没说服力还在后面.
李灿森是个警察,他既然活着,不用法律与警方力量去追查杀手,反自己一个人跑到国外,以一个“能找到人就打黑市拳”的无聊借口,他为杀手集团了老板打上了黑市拳,这基本上已经没有了逻辑,就算是李灿森成了疯狗,做事情没逻辑,那杀手老板为什么凭空就那么信任一个外国警察,就因为他不要命打了黑市拳而告诉他真实消息?毫无道理!
李灿森是个警察,他既然活着,不用法律与警方力量去追查杀手,反自己一个人跑到国外,以一个“能找到人就打黑市拳”的无聊借口,他为杀手集团了老板打上了黑市拳,这基本上已经没有了逻辑,就算是李灿森成了疯狗,做事情没逻辑,那杀手老板为什么凭空就那么信任一个外国警察,就因为他不要命打了黑市拳而告诉他真实消息?毫无道理!
最关键的还在于,既然李灿森跑到外国,还能自己找到杀手老板,那他找人本领那么强,为什么不直接找陈冠希?还冒着生命危险打黑市拳,万一让人打拳打死了怎么办?
说白完全是为了凑暴力凑血腥!
说白完全是为了凑暴力凑血腥!
凑暴力!凑血腥!影片中动不动就吃什么垃圾,动不动就学《七剑》里一样穿得破破烂烂当个性,动不动就拿刀戳死几个人质或者警察,还非弄得到处是血,但影片忘记了一点,好片靠的是剧情,剧情一完,再弄那么多暴力血腥也是完蛋!
所以《狗咬狗》结尾的搏杀,基本属于没创意。
李灿森剃个平头,一身是泥,造型明显学《红高粱》中的姜文,而将两个人设计成疯狗,同时学日本暴力片式肉搏,早在邓衍成的《乌鼠》中大肆渲染过。但《乌鼠》的成功,在于剧本逐步把主角逼疯,而不是直接凑出两“疯狗”就拿刀瞎捅
李灿森剃个平头,一身是泥,造型明显学《红高粱》中的姜文,而将两个人设计成疯狗,同时学日本暴力片式肉搏,早在邓衍成的《乌鼠》中大肆渲染过。但《乌鼠》的成功,在于剧本逐步把主角逼疯,而不是直接凑出两“疯狗”就拿刀瞎捅
影片的结局,三个主角都死了,乍一看有些类似银河的《非常突然》《摄食32度》,但结尾愣把主角推向死亡的的做法,玩得并不漂亮,除了能让人唏嘘,到了《狗咬狗》中干脆成了黔驴技穷,连陈冠希拿刀把老婆肚子中的婴儿取出,都间接是郑保瑞在《爱作战》里的无聊延续,新意和创意,消失殆尽!


一个家里出了黑底的警察,就因为同事被坏蛋杀了,胡乱变了疯狗,莫名其妙。一个从小在残酷环境里被人当成狗的杀手,居然连大烂片《丹尼狗》都抄上了。外加那个披头散发,总爱装疯卖傻,形象不美丽又非要当花瓶的女演员。一个警匪间生凑而做作的仇杀关系,破烂的场景,胡乱的暴力血腥,死几个人就当黑色结尾的剧情,漏洞百出!
这也意味着《狗咬狗》确实难看,确实不能取得票房佳绩,而没有着充实的剧情和丰满的人物,也意味着《狗咬狗》质量上根本达不到《爱作战》与《怪物》。当然如果要是有人非给这片什么奖,绝对更是吃错了药,要不就是去评奖的片太次了!
这也意味着《狗咬狗》确实难看,确实不能取得票房佳绩,而没有着充实的剧情和丰满的人物,也意味着《狗咬狗》质量上根本达不到《爱作战》与《怪物》。当然如果要是有人非给这片什么奖,绝对更是吃错了药,要不就是去评奖的片太次了!
随便说下,这也是前几天看完《月光浪子》后,又一次对陈冠希失望,当然剧情不行,他很难塑造人物,但那稚嫩而又几分外国人的脸颊,装酷过多的表演,注定着他在这个香港乱世,很难成为新巨星,实属无奈!
当然,如果望着那个虚假而死了几个人的结尾,如果凭借着香港警匪片出了就可以的心态,还有那些纯粹是去欣赏暴力血腥的场景,从而找到一些内心空虚的满足,有些人可以去说《狗咬狗》是好片,从而非给片加上一些什么黑色另类的名号CULT,从而非说这样的片就可以情节漏洞,非去推崇那什么怪音乐,但《狗咬狗》却是跟法国烂片《丹尼狗》一个档次,名字都类似,莫非跟风?
但是暴力血腥除去,弥漫着的则是乏味剧情,还有警匪片的进一步没落!
个人评分:49分(我一向喜欢警匪片,打得分高点)
前一篇:重上博客 . 休假 .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