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找中国的尤努斯

(2006-12-03 23:00:55)
分类: 立此存照
    10月13日,备受瞩目的诺贝尔和平奖颁给了孟加拉乡村银行和它的创始人穆罕默德·尤努斯。这一结果虽然出乎媒体事前的预测,但不能不说是令人信服的。
 
    1976年的孟加拉,一位从美国学成归国的经济学博士因看到赤贫村民受高利贷商人的盘剥而大受震撼,从此开始了针对穷人的小额信贷事业。30年来,千百万人在他所开办的孟加拉乡村银行的帮助下脱离了贫困,这一成功的扶贫方式更被复制到世界各地,令无数人受益。
 
   真正引起我振撼的不是诺贝尔奖颁给了谁或是奖金有多少,重要的是这个奖项颁给一个“穷人银行”的创始人所带来的符号意义。在任何国度,穷人都是无可争议的弱势群体,都永远与话语权或者摆脱贫穷沾不上边,几乎所有的银行、钱庄,都是富人开的,为富人而开,即使穷人有着再多改变命运的想法,也都终归因为缺乏资金而不得不“夜想千条路,早起卖豆腐”!
 
   也许有这“卖豆腐”的营生,才能稍稍燃起些摆脱贫困的希望之光,但是,在穷人起早贪黑卖豆腐养家糊口的同时,财富正在以更加惊人的速度向富人的手中聚焦,所以才有了著名经济学家马太的“马太效应”:富者恒富,贫者恒贫。
 
   尤努斯及其穷人银行的出现,以他自己的实践证明了,只需要少许资金就能帮助贫者摆脱贫困,并且,他所经营的银行也用事实证明了:穷人兴许比富人信誉度更高。也许割离的来谈或是看待穷人与富人难免有失偏颇,因为要找出几个富人变穷的例证并非太难。但是,对于大多数的穷人来讲,即使侥幸能够摆脱贫困,恐怕也很难有机会跟得上社会的车轮或是富人财富的增长,当然,其中个案自另当别论。
 
    社会的发展程度越高,穷人追赶富人要付出的就越多;贫富的差距也就越大。然而,国人宁锦上添花也不雪中送炭的脾性,使得富人即使破产也能左右逢源,而穷人只能四处碰壁、百无聊赖。
 
    由此,我想起了中国为数众多的小创业者,他们抱定摆脱贫困的信念,坚定地去做着自己认为值得的、对的事,他们有的一贫如洗,有的是想法,是胸中的一团火,然而除了激情,他们一无所有,最为关键的是,他们没有钱,甚至没有在富人看来不足牛九之一毛的一两万、两三万——仅仅需要这些,他们便可以把自己的事情做起来。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三两万难死创业人。就算是不敢奢望有创业基金的资助,如果中国有一间穷人银行,有一位尤努斯,多少人的命运将随之改变——至少给了那些有想法得以付诸实施的青年人一个机会,一个得以验证或是证明自己的机会。
 
   从公司出来这些日子,几乎日夜处在煎熬之中,有失落更有希望,有已知更多是充满未知,当我从一个打工仔蜕变成一个创业者的时候,才真正体会到了“创业艰难”的真正内涵,当小小的资金需求在我这里放大成困扰的时候,才真正体会到了夜夜失眠是何种体会;也正因如此,当我看到“穷人银行”这些字眼的时候,才更像是看到了救命稻草。然而,稻草终穷能否变成救生圈,中国的尤努斯在哪里?
 
   如同这漫漫的夜、日复一日的明天,充满着挑衅和未知。夜冥苦思,不得解,是为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向前冲!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