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立此存照 |
今天是大年初一,也是我今生首次不在家过年――妻是家中的独女,第一次到岳父岳母家里过年,尽管在放假之后已经回过家里看望过爹娘,但对于在“外”过年仍怀有着些许的歉意――父母在不远游。
今天首次看了央视一个频道关于国学的一个栏目,《一鸣讲道》,讲的尽是一些关于四书五经的话题,今天的重点似乎是在讲孝道。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意思自然无须多讲,可如今,父母在远游者实在为数不少,而对于孝的含义也早已超越了是否远游的层面――远游更是出于更深层次的原因,比如对于更高品质生活的要求,比如对于欲望的满足,抑或是对孝道更好的发扬。
时下流行的观点当中,父母在不远游也早已脱离了主流观点――到如今似乎只有那些啃老族才赖在父母身边“不远游”,而这与旧时所讲的孝道更是相去甚远。颇令我感到惊奇的是,在旧时孔子说起这句话时,竟然还有下句:游必有方。
感觉中孔子这句话上半句广为传颂,下半句却鲜为人知,不知是出于何种缘故,是被人断章取义还是在下孤陋寡闻,总归在后半句未讲明之前,将前半句作为训世金句则显然有些偏颇。若将整句通读起来,在有方的前提下,远游未必有违孝道。尽管传统的教道已然远去,腐朽主张也早已仙去,不变的却是父母对子女的舐犊之情,不变的是血统基因上的天地人伦。古往今来,子女绕膝共享天伦历来被尊为人间乐事。而今似乎能得子孙满堂者已经了然甚少了,独子独女的家庭肢解了旧时的子孙满堂,421取代了旧时的多子多福。
若我般情形相似的家庭想来也应为数不少,这新年伊始远游妻方,列位又是何以相处呢?倘能举出些许理由,也许这游必有方可以拿来做为辩解吧,但是,我并不能清楚地知道我的父母对于我的这种做为能给予几分的理解,抑或是支持,是否也会因此而将我归入不孝的一类呢?于此,在我的内心,无从确定地知道,而在这新年伊始,在这农家人的大年初一,这些尚属未知的问题已然敲击着我的心灵,忧惧而未明其理,徘徊而不知所处。
大年初一,早晨起来一直到上午八点,岳父家的电话打进打出忙个不停。按照山东这边的规矩,照例是要向长辈拜年的,在山东老家还有磕头的习俗――年初一大早起来,吃过饺子之后,要向亲属长辈磕头行礼用以拜年,而对于外地或是生意中往来的朋友照例是要打一通电话、发个短信、邮件送上祝福的――是以为明礼,礼多人不怪。对于此,我似乎没有多少真正发自于内心的触动――似乎我是那种更接近于无情或是不通情理的一类人,淡看一切,却又并非全然超脱,无意失礼,却又总不愿尽行礼仪――这大概应是懦夫或是至少不干脆的一类吧,也许这便是王小波所说沉默的大多数中的一人吧。
触动我的是与妻的一段对话。妻问我:喜欢过年吗?对于过年,我也说不清楚自己的感觉到底是喜欢还是不喜欢,甚至无从知道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听起来有些荒谬,却是我内心真实的体会。于是,我只能告诉妻:说不上喜欢还是不喜欢,只是觉得过年是件奢侈的事情――会耽误很多做正事的时间。妻追问:你小时候呢,喜欢过年吗?我无语,出言搪塞:多年前的事情,记不太清了。
说是搪塞,其实也是真话。我的记忆力不是很好――一周内搞不清自己部门新招员工的名字,更是懒于记忆电话号码,对于过去两年以上的事情,总难记清到底是几时发生的――似乎所有的事情都集中在了去年或是昨天。听起来有些荒诞不经,有时自己也觉得莫名其妙,甚至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然而,这似乎不是单纯记忆力的问题――在此类的事情上面,不知是先天的脑细胞发育不全,还是压根就没长这块儿的记忆因子,也许更多的应归功于现实的无助吧。
坦白讲,尽管我尽力地让自己生活的更快乐而远离忧郁,尽管我每天都在安慰甚至鼓励自己快乐地生活,而我去无法真正公允地对自己每天的生活做出满意的评价――有时快乐多些,有时忧郁多些,更多的时候我喜欢闹中取静喜欢在忧郁中强作欢乐欢快中制造忧郁。
如同几天前关于十年后的话题一样,我快乐吗?我是谁,我追求什么,我又得到什么,为何而来,而又将索何而去?尽管我极力地让自己冷静地来思考这些问题,却无法阻挡他们只能在我的脑中停留片刻,甚至是一闪而过。没心没肺也好,无心之失也罢,总归是这样现实而冷酷的想法。说不清楚。然而,时间于我更多意义上也并非像所说的那样,紧张而不凌乱,更多的时间在浪费,甚至虚度。
在这新年伊始,这些问题再次敲击我的心门,当生命的年轮再度在我的一生中划出新的一圈时,我能左右他的轨迹吗?或者,明年我能左右吗?
三
勤能补拙,勤劳致富。这似乎是已被认知的理论,在此前的时间里,我也一直这么认为,但在最近,当我看到马云关于《世界由懒人来支撑》的论断时,竟然产生了激烈的认同。懒未必是件坏事,而勤快也未必是件好事―――懒不是傻懒,如果你想少干,就要想出懒的方法。要懒出风格,懒出境界,懒出水平!
兹将马云高论附后:
世界由懒人来支撑
马云
马云
世界上很多非常聪明并且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无法成功。这是因为他们从小受到的是错误的教育,养成了勤劳的恶习。很多人都记得爱迪生说的那句话:天才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这句话误导了他们一生。这些人勤勤恳恳地奋斗,最终却碌碌无为。
世界上最值钱的品牌之一:可口可乐,他的老板很懒,尽管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巴西的咖啡香味浓郁,但他弄点糖精加上凉水,装瓶就卖。于是全世界有人的地方,大家都在喝那种像血一样的液体。
世界上最好的足球运动员:罗纳尔多,他在球场上连动都懒得动,就在对方的门前站着。等球砸到他的时候,再踢一脚。这就是全世界身价最高的运动员。也许有的人要抗议说,罗纳尔多带球的速度惊人。我认为这是废话,别人一场跑90分钟,他就跑15秒,当然要快一些了。
世界上最厉害的餐饮企业:麦当劳,老板也是懒得出奇。由于懒得学习法国大餐的精美;懒得掌握中餐的复杂技巧,于是弄两片破面包夹块牛肉就卖,结果全世界都能看到那个M的标志。必胜客的老板,懒得把馅饼的馅装进去,直接撒在发面饼上边就卖,结果大家管那叫PIZZA。这东西比10张馅饼还贵。
懒得爬楼的人,发明了电梯;懒得走路的人,制造出汽车、火车和飞机;懒得每次去计算的人,发明了数学公式;懒得出去听音乐会的人,发明了唱片,磁带和CD……
人是这样,动物也如此。世界上最长寿的动物是乌龟,他们一辈子几乎不怎么动,就趴在那里,结果能活一千年。牛最勤劳,结果人们给它吃草,却还要挤它的奶。熊猫傻了巴唧,什么也不干,抱着根竹子能啃一天,人们亲昵地称它为“国宝”。再回到我们的工作中,看看公司里每天最早来最晚走,一天到晚像发条一样忙个不停的人,是不是工资最低的?而那些每天游手好闲,没事就指指点点或者发呆的家伙,是不是工资最高?据说他们还有不少公司的股票呢!
我以上所举的例子,只是想说明一个问题,这个世界实际上是靠懒人来支撑的,世界如此的精彩都是拜懒人所赐。但懒不是傻懒,如果你想少干,就要想出懒的方法。要懒出风格,懒出境界,懒出水平!(《IT时代周刊》总第94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