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读些书了。这种感觉困绕着我,分明感觉到了因知识匮乏带给自己的空洞感。细细数来,确有一阵子没有安下心来好好读读书了。床头堆起的一摞书已经落满了厚厚的一层灰,那些许久之前奉若珍宝般买来的的书被抛在了阴暗的角落里,而日子竟如流水般地逝去了许久。
春节长假的临近,再一次让我感受到时间的重压,又老了一岁,想想去年《新周刊》做的那期《三十而富》的专题,自己距离三十已然又近了一步,难道要任时光如此的蹉跎么?
今天又去看了小邓兄弟的博客,颇为凑巧的是,他竟与我想到了一处--都在讲关于读书的话题。说起与书的阅历,我没有小邓兄弟讲的更为深刻和透彻,惟一深深印在我脑海里的只有那依稀的几个购书的片断:中学时省吃俭用,六分之一的开销用在了买书上。那里一月的开销也不过120块钱,于我则是一笔不小的钱,在这些钱里,每月至少有二十几块要拿来买书的,而吃饭就仅用那剩下的不到一百块钱--现在想想,当时也没觉出什么异样,一切都已过来了。印象颇为深刻的是高一也不知是高二的那年寒假,差不多也是这个时候,衣兜里只剩下了五十多元钱,却偏偏看上了一本《历代文学名篇鉴赏词典》,标价也并不太高,只有三十几元钱,去书店转了两次,还是狠了狠心买了下来,然而,由于余钱不多,却没了坐公共汽车的钱,只好顶着寒风骑自行车回到了三十里开外的家。
上了大学之后,学校图书馆里的藏书并不十分多,尤其是新书甚少,迫于无奈还是得由自己去买上一些。好在那时盗版已经非常兴盛,让我能够以更少的钱看到更多的好书。然而,真正值得一看再看的书是不能买盗版的,只好继续节省衣食了。现在想想,关于电脑、设计还有其他一些知识,都是在那个时候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如今也算是得到了一些回报吧。
毕业之后工作时依旧是要买书的,刚出来那会儿,工资少的可怜,买书和房租占去了一大部分,每每回家时都要为路费发愁。而今终于摆脱了那种恶性的循环,手头略微宽裕一些,然而读书的兴致却显然不如过去那般强烈了。看了小邓兄弟的为什么读书,用力想一想,竟然多是共同语言。不由得生出一番感慨。
前一阵子兄弟推荐了林行止的一些书,今晚坐到电脑前时,一口气选了五本,用做春节充电之用吧。兹将书目录于下,算做一个记录吧:
编号 | 货品号 | 商品名称 | 原价 | 订购数量 | 折扣 | 销售价 |
1 | 8890939 | 风之谷:宫崎骏作品(简装DVD) | 15元 | 1 | 40% | 6 |
2 | 8890934 | 天空之城(简装DVD) | 15元 | 1 | 40% | 6 |
3 | 472991 | 经济门楣--林行止作品系列 | 16元 | 1 | 85% | 13.6 |
4 | 482714 | 经济家学--林行止作品系列 | 16元 | 1 | 85% | 13.6 |
5 | 472802 | 理想生意 林行止经济观察 | 16元 | 1 | 85% | 13.6 |
6 | 699070 | 我读我在——文汇原创丛书 | 22元 | 1 | 85% | 18.7 |
7 | 8734067 | 闲读偶拾——大家经济学随笔 | 22元 | 1 | 85% | 18.7 |
8 | 9038909 | 星际宝贝2:史迪奇有问题(英文发音,中文字幕)(VCD) | 32元 | 1 | 28.12% |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