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路上】每个小区都应有这样一个微信群!

(2015-10-15 10:45:24)
标签:

it

新媒体

社群

物业

互联网+

分类: 乱弹IT

网友“涛声依旧”最近有点累,使用手机的时间每天至少增加了两三个小时,“粘”在微信里,都养成了时不时查看手机的强迫症。揉揉有点干涩的眼睛,他半开玩笑地说,太受欢迎了~这“微信业务”闹的。

别误会!他不是在泡妹纸,更不是微商,只是在微信群里不断被“点名”。

事实上,“涛声依旧”是北京某小区的物业经理。

两个月前,在他的邀请下,小区里一位热心的业主开了一个微信群,把熟悉的业主们和几个物业都拉进了群,这几位又把自己认识的业主拉进了群,群里的人数一下子增长起来,很快达到了100多人。

【在路上】每个小区都应有这样一个微信群!
你理解吗?骂也是一种沟通

当业主们聚集在一起,和从前只能靠线下和电话联系的物业连接,问题就来了。首先出现的一定是骂娘的问题,因为之前的沟通渠道不畅。

“贴小广告为什么没人管?”

“东西坏了怎么没人修?”

“楼上装修声音太吵怎么没人管?”

“证明怎么物业不给开?”

诸如此类的问题,在任何小区都会出现。但是能够通过微信群去反馈,第一是让信息反馈的门槛降到很低很低,第二是有一个舆论监督的环境,迫使物业快速反馈,第三是有一个示范和信息同步的作用,问过的问题可以同步给更多人。所以,微信群比电话沟通会更及时,有效,但是,给物业经理的要求也更高了。

那么,“涛声依旧”又是怎么考虑的呢?

“从前如果有些业主的需求不能满足,他们只看到一个结果。但是在微信群里,我能够更方便地把原则和道理解释给他们听。”涛声依旧是这样告诉我的。“大多数人都是讲道理的,在认可了原则之后,骂人的越来越少了,平静沟通的人越来越多。”

其实,负面言论也是一种沟通,对于互联网而言,被骂并不可怕,那是宝贵的用户反馈,但我还是要赞一下敢于直面骂声的物业,走在前面,是需要勇气的,更是需要鼓励的。

最朴素的真理:让大家帮助大家

这个小区群,最初只是业主和物业的交流。后来就有更多的业主找到了社交感。慢慢的,群里开始有人例行问早安,分享一些热门段子,自己写的感言,孩子的照片;再后来,有人在里面提问,就有其他人主动进行回答……其实,如果要在小区里玩耍,在旁边大排档,找邻居恐怕都是最方便的吧?

现代社会,人与人的距离仿佛很远,即便是在空间上那么近的邻居,我们又能认识多少?

“我们小区有2800户人家。”涛声依旧说。

100多人的群,对于这个规模而言,还只是九牛一毛。

我告诉涛声依旧,他可以做更多,比如把大家经常提到的问题,做个微信公众号来承载,大家发送关键词,就可以获取信息。再比如,基于移动定位技术,找到周边的餐饮、银行、学校等等,甚至为他们发送优惠券到邻居的手中。他非常感兴趣,但同时也表达精力不够,听着他略显疲惫的声音,我顿时明白了“互联网属于屌丝”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其实,是互联网的海量信息和工作,把我们变成“屌丝”的!

我相信,以涛声依旧的服务精神,这些他都会做的,只是时间问题。

我更相信,每个小区都应该有这样一个微信群!有客户需求的地方,就会发生,最简单的动作也是创新,只要它发生!

博主点评:当“互联网+”成为一个热门名词,其实更重要的是落地。作为聚焦“互联网+”的自媒体,偶特别开设“在路上”栏目,为那些传统产业互联网化而在路上奋斗的小伙伴们加油助阵。本期素材来自日记主的“互联网+”社群,该社群主要面向对此话题感兴趣的企业家和高管。有接入需要的小伙伴,微信连接热线 pkucinder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