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的赛场,你想全能还是单项?
(2008-09-02 01:37:31)
标签:
杂谈 |
分类: 乱弹IT |
旋绕在鸟巢边、圣火畔的华美乐章渐行渐远,而为奥运所燃放的激情却是意犹未尽。在感动你和我的51枚金牌里,每一枚都来之不易,却又有着不同的故事。有的,是需要在单项上优秀卓绝、技压群芳;有的,则是需要经过多个项目的重重考验,各项PK,方能赢得“全能”的桂冠。
看了这么多场输赢,不得不承认,这世界上的确是存在天才的,比如说,收获了8枚金牌的“飞鱼”菲尔普斯,他既是单项的强者,也是全能的高人。
但这样的天才毕竟太少。
假如全能和单项冠军,你只能选择其一,选哪一个?
这个问题可不仅仅是运动健儿们需要回答,面临诱惑的通信运营商也一样需要。
有个名词叫做“全业务运营商”。这个名词在欧美等国家是没有的,因为许多国外运营商差不多是纯粹商业化的经营,要么是同时拥有几个子公司,要么是在不同的国家运营不同的业务。在融合的大旗帜下,连Vodafone这样的纯移动运营商也开始有了FMC(固定移动捆绑)的产品,而英国电信的转型计划也在客观上为其实现了全业务的梦想。
技术的推动让通信运营商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语音业务,而是修炼起十八般武艺来。有了数据流的应用,短信、彩信、IVR等形式成为可能,有了充足的带宽,手机电视、IPTV和多媒体视频走上历史舞台。渐渐地,纵向延伸不再够用,跨企业、跨产业合作成了新的浪潮。在这一浪潮下,看看我国运营商都在做些什么?
第一:纷纷推出即时通信工具,但各工具之间不可互通,并认为“与他人互通是送钱”。
第二:与广电一起开发IPTV和手机电视,流媒体方式和广播方式是互通还是互斥,咱可说不清楚。
第三:和金融系统合作开发手机银行业务,结果,像日本NTT DoCoMo那样无所不能的“手机钱包”至今还只是个起步阶段。
第四:不约而同推出互联网战略。从门户、邮箱,到搜索、SNS,热门点儿的几乎都占了,简直就是在通信业的背景上,勾画一个互联网王国嘛。
……什么都做,什么都要做,这不仅是全能,还是无所不及、无所不在的全能了。
全能好不好?我不敢说,但我们在奥运赛场上看到了,体操全能冠军杨威,并没拿到一个单项金牌,而田径全能、现代五项等冠军,也并没在相关的单项里表现得出类拔萃。在全业务的时代也是如此,1+1的答案,往往是小于2的,全方位发展的结果,反而是让单项的成绩不那么出色。
在这里,我忽然想到了上个世纪在美国出现过的淘金热。在那场游戏里,获利最丰厚的不是淘金者,而是为淘金者提供饮食服务的第三方。那么,换个角度去看,在21世纪的信息高速公路上,最赚钱的是不是将这条路铺到完美的运营商呢?与其去眼红别人的发财之道,每个单项都做,却又不能做到最强,其实反而不如将自己的事情做到最佳。
我们都在谈蓝海战略,个人认为,“蓝海”的精髓在于分享。如何借力打力,通过不同的单项伙伴,实现“全能”,是现代社会的生存之道,也是通信业未来最深厚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