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爱立信无线宽带思文凯it |
分类: 乱弹IT |
多次访华的爱立信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思文凯在提起无线宽带的时候,不知不觉就露出了微笑。在这位笑容像孩子般天真无邪的帅哥眼中,在这位见证了通信技术近年来更新换代的专家看来:移动通信技术所带来的宽带网络,恐怕不再是一项单纯的企业行为,而成为了让一项可造福于个人、企业和社会的长远战略。
正因如此,无线宽带可以有无数个定义,而思文凯无疑是诠释其潜台词的最佳人选之一。
无线宽带的第一个潜台词是培育产业链。
“在2007年,3G和HSPA均取得了迅猛的发展,有76个国家推出了174个商用的HSPA网络,而且大部分HSPA网络的传输速度达到或超过了3.6M bit/s。”在刚刚结束的西班牙GSM全球大会上,思文凯不无骄傲地宣布。然而这还不是爱立信的全部,3G、3.5G,再到4G,一张完整的技术路线演进图,让思文凯有资格去解释,什么才是真正的无线宽带。事实上,爱立信曾多次演示的4G技术LTE,已经达到了100M bit/s以上的速率,且相当稳定。在体验中心,高清晰的网络电视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成了思文凯用来诠释无线宽带的道具。
在爱立信宣布和大唐联手开发下一代TD技术的时候,许多业内朋友曾经有过一丝惊诧,而后又很快地恍然大悟了。一项技术要迅速发展,固然需要强大的核心专利拥有者,但更重要的恐怕是完整的产业链。
以下数字足以让思文凯再次微笑。
“随着HSPA生态系统的飞速发展,现在已有80家供应商提供了400多个移动终端、内置模块和个人用户终端设备。约250家公司正在力推HSPA网络,其中包括运营商、供应商和服务提供商。”
一位从事通信业10多年的朋友在谈及3.5G之后走向时,不提爱立信和思文凯,也不提各厂商私下里的小动作,却斩钉截铁地来了这么一句:未来,一定是LTE的天下。
无线宽带的第二个潜台词是跨产业融合。
有个问题困扰了我们很多年——无线宽带时代,杀手级应用是什么?
答案很多,思文凯在GSM大会上的表态却可以作为爱立信的新版回答。
从产业情况看,“通过监测欧洲的3G网络可以看到,3G网络的数据流量正在迅速超越语音,而且根据不同运营商的发展战略,数据流量的增长幅度介乎50%到1500%之间。”
从关注点看,思文凯认为,“爱立信正在进入个性化电视体验的新阶段,并力争先机。如今,我们正逐渐从传统的看电视,向更加互动及个性化的电视体验转化。”
事实胜于雄辩,在接连收购了Redback、马可尼、Entrisphere和TANDBERG等企业之后,爱立信似乎不再是个单纯的通信巨头,还成了一家电视公司。姑且不用“综合信息服务商”这个头衔来调侃思文凯先生,但,无论是从通信网络向移动互联网过渡,还是从手机向电视切换,融合恐怕会让所有的IT公司殊途同归。
无线宽带的第三个潜台词是想象力。
“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基础,用户则成为一个最好的创意来源。”爱立信公司的人员曾这样表示。
思文凯随即指明了一个方向:“在实现随时随地的通信之后,我们将很快看到无线宽带的真正优势,这就是,无线宽带不仅将提高我们的生产力,而且将改善个人、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质量。”
对我们来说,无线宽带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是在机场随时随地打开笔记本接入网络?还是通过手机处理文件和远程办公?是打开电视点播各类原创视频?还是用泛在化网络连接起中国的十几亿人口?
你猜不到这过程,却可以猜得到那结局,因为思文凯描述得太真实了,就像4G时代100M速率的网络电视那么清晰可见。和通信大佬一起微笑的无线宽带呵,听起来那么高不可攀,其实它就在你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