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科技电信资费资费套餐 |
分类: 乱弹IT |

数字告诉我们——信息产业部这次看来是真的下定了决心。也许是移动运营商太精明了,也许是老百姓的抱怨太多了,总之,花花绿绿的资费套餐一夜之间人间蒸发了4万个,占总数的80%。
然而,根据腾讯科技做的线上调查,消费者对本次清理似乎还有点儿意犹未尽。截止到今天中午12点,在参加调查的3万多名用户中,70%以上的用户认为,经过本次清理之后,“资费套餐仍然很多”,半数以上用户认为该政策的出台不错,“但还需要继续清理”,而60%的用户干脆表明态度——“直接单向收费更好”。
从月租费,到单向收费,再到资费套餐,中国的移动话费改革的确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但是网友期待一步到位,恐怕也并不现实。从用户的角度来考虑,话费当然是越低越好,最好是完全免费。对话费价格有牢骚是正常的,可毕竟我们还不是按需分配的理想国,如果运营商由于降价过度、低于成本价进行市场推广而负债累累,导致自身关门大吉,或者频繁重组变动,对于消费者可并不是件好事。试想我们手中的手机,今天换一个网,明天换一个网,还要去重新办理手续,通话质量会不会受影响?至于享受最新、最全面的数据业务,就更不用提了,运营商说不定根本没有经济实力去开发。在印度,就出现了过度竞争的情况——有专家指出,印度的移动通信业虽然因竞争激烈而价格低廉,在业务发展速度和技术更新频次上却比中国要远远落后了。
所以,广大用户不妨心平气和些看待电信资费,降价是趋势,按需定制也是趋势,但中间要走弯路,那也是必然。不管怎么说,这4万个套餐的消失还是值得我们喝一声采,其中尤其值得赞赏的是,这次所取缔的资费套餐,很大程度上是根据用户的选择和意见来决定的,所以,用户们与其对现状不满,倒不如静下心来多为运营商未来的套餐形式多提意见。不适合时代特征的终究会被淘汰,只有被用户认可并接受的方式才能够发扬光大,从欧洲和日韩的情况来看,在3G服务推出之后,由用户任意组合的资费套餐也是主要的收费形式。去粗存精,根据用户的意见来探索收费模式,在3G前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4万个套餐或许并非杯水车薪,而是一场及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