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医疗的屁股摸不得?

(2007-08-05 11:15:20)
标签:

时事评论

医疗

营养师

分类: 生活笔记
 从一个退休的卫生部官员那儿听来一则趣闻,说是在日本,政府出台了一部《食欲法》,病人在医院看病完毕后,除了开药,还可以去医生资格的营养师那儿进行配餐,听取一些关于饮食的建议,以便兼顾美味和健康。对病人来说,其实医院所提供的这种服务很实用,笔者自己就有深切体会,去年年底,我患了严重的过敏性皮炎,全身红疹,瘙痒得无法入睡,第一次去医院,开了一堆药,花了几百,过敏源也没查出来,医生却说,肯定是“吃出来的”。于是向医生请教饮食方面该注意哪些。结果医生还是那么三句经典台词——“别吃油腻的”,“别吃辛辣的”,“别吃有刺激性的”。结果回家之后,看什么都觉得“油腻”、“刺激”,基本上那一个礼拜都是白粥度日,差点营养不良,也没见病情有任何好转,只好再去医院。这次,打了几天的吊针,病情才慢慢有所好转。如今想起那次的经历,顿时觉得面前的任何食品都是人间美味呀,因为生病的时候不敢乱吃的东西实在太多,实在太痛苦了!

想到这里,忍不住羡慕起日本人来,于是在文章里也呼吁,我国是否也能考虑制订《食欲法》,是否能够让医院的服务更丰富更完备,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呢?不说则已,这观点一旦被医务人员发现,可是成了老虎的屁股啦。他们振振有辞,“如果不开药,医生岂不是都要下岗了?”“绝对不是事实,少忽悠了!”看到这里禁不住觉得悲哀,作为病患,作为用户,谁把我们当上帝了来着,提点意见,咋就这么难?在病人心目中,医生本是白衣天使,在非典时期,在偏远地区,他们是救死扶伤的,他们的人格是高贵的,然而,高贵并不等于高傲,为什么病患的建言,他们就是无法听取呢?每次去看病,医生总是用敷衍了事的态度草草开个药方,根本谈不上具体的饮食指导,医院为什么不可以设置专门的营养师来肩负起这个使命?从部分医务工作者们对意见的激烈反馈中可以看出,原来,中国医药行业人员自认为服务已经尽善尽美了,根本无需改进。

心凉如水,看看从1997年到2007年,医药费用已经涨了5倍,我们的医疗服务水平是否也水涨船高了呢?有所提,有所不提,让老百姓越来越看不起病,买不起药,寻不起医啊。也许,医疗机构就是这么被宠坏了。既然医疗和药品,结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那么对于其他类型的保健,自然是义愤填膺了——人家切走了它的蛋糕嘛!可是,假如医院的费用合理些,假如服务的方式周全些,有了合法渠道,人们为什么非要去找江湖游医呢?人们为什么要找那些非科班出身的营养师来咨询呢?

一切皆有原因,怕的是有些人断然拒绝反省自己。

罢了罢了,写到这里,几乎能够预料得到,必将再次招来医务人员一片骂声,也许这种态度才是最让病患痛心疾首的——仇恨和敌对,才恰恰证明,中国医疗行业真的成了那个看得、摸不得的老虎屁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