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生活笔记 |
在京城,大名鼎鼎的300路能以飞翔的速度带着你疯遍三环。
它的路线是一个封闭的圆,在圆圈上有一个点,老北京人管它叫大北窑,新北京人管它叫国贸。
伸出手指,划开面前湿到一塌糊涂的玻璃,静静看那窗外意兴阑珊的雨。同事笑着问,每次路过这片钢筋水泥的丛林,你怎么都睁大了双眼?在找什么?于是尴尬一笑——我寻找的那座大厦,不叫嘉里中心,不叫国贸一座或是二座,它叫做数码01。在它头顶,那个稀奇古怪的e-Tower的标语,还在。可惜曾经相濡以沫、并肩战斗过的一群人,却已不在了。
如果说,一次职场经历就像一次情场冒险,那么那所叫做《通信世界》的杂志社,就好像是我的初恋。回忆里,那些深深浅浅的痕迹,还是相当的刻骨铭心吧。从国贸地铁站走到数码01大厦的22层,需要10分钟,有个同事曾经在5分钟内连滚带爬地赶到过,那是迫于迟到压力而爆发出的奇迹。大厦的电梯很拥挤,在早高峰那会儿不时爆发出超载的惨叫,所以杂志社给出了5分钟的时间作为“电梯空当”。为了锻炼身体,我曾经有段时间每天从1层步行到22层,大汗淋漓着出现在瞠目结舌的同事面前。22层的楼梯间,是男同事喷云吐雾发牢骚的地址;一直空着的21层呢,则是女同事们八卦的场所。微波炉是开着的,每年秋天会有怀柔的栗子香飘满屋;会议室是座无虚席的,大家正在紧张认真地商议即将到来的《每日新闻》怎么分配任务,当天的今日评论由谁来写……
昨日之日不可留,心,酸了一下又变得很坚韧,回忆被点燃,再四散如烟。
雨停了,玻璃房子渐渐远去,往事却仍在蔓延。温暖着、潮湿着,盘旋萦绕不去。数码01的22层如今住的是谁呢?那些熟悉的座位上,该都换上了陌生的人们吧?“亮马桥站到了!”售票员粗嘎着嗓子吼了两声。望着站牌,我不知不觉就笑了,是笑过去了一站,还是笑过去了一整个时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