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冲突与对抗:新闻的永恒主题

(2007-04-19 21:13:04)
标签:

普利策

分类: 紫妖图集
冲突与对抗:新闻的永恒主题 

 

《一个人的对抗》——这幅在2007年普利策新闻奖中脱颖而出的摄影作品,第一眼,就让我足足安静了好几秒钟。

好图片自己会说话,的确如此。

 

不仅仅在视觉上的震撼,它只默不作声,可那满腔的悲愤,却已如雷贯耳。

不是错觉,是那强烈的失衡的美。

 

记者奥德·巴里尔迪,实际上是用镜头刻录着一个“钉子户”的冥顽不化。一个身材臃肿的劳动妇女,一袭朴素廉价的黑衣,她仅仅是为了抵抗安全部队前来破坏她们的家——约河西岸的非法犹太定居点。镜头下的她,凭一个人的微弱之力,不折不挠地和全副武装的以色列军队相持着、抗衡着,而其他的人群则那么模糊和遥远,彷佛这一幕与他们毫无关系。整个画面是倾斜的,不对称的,妇女是孤独的无助的,她的坚忍偏执、一意孤行和士兵们的克尽职守、一丝不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只有旁观,没有支援;只有画面,没有标注;只有素描,没有粉饰;只有过程,没有结果……这样的镜头太过真实也太过荒凉,以至于让我们忽然窒息,然后,心灵深处好不容易压抑住的痛楚与绝望,开始大肆蔓延。

 

我们的世界,冲突与对抗是无可回避,而它们也构成了新闻永恒的主题。人和自然的冲突,人与人之间的对抗,以及随之而来的挣扎、躁动、毁灭,形成了某种力量。比起战火和硝烟,和平年代的对抗更令人无所适从。想起了一句话——我们永远生活在战争里,不管有没有硝烟。

 

而这样的瞬间,比伊拉克战争更能打动普利策奖的评委,是否还另寓深意?猜测,仅仅是猜测,或者,值得我们和那个妇女一同奋不顾身去坚守的,还有更加珍稀和宝贵的新闻贞操?那恐怕是物欲横流中,媒体人所最后残存的理想与初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