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涂鸦文字 |
大学四载匆匆而过,挥手作别时,你是否想过,天南海北的同窗,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疏远?五年、十年、二十年……让我来真实的告诉你,三十年后,发生了一些什么。
山清水秀,阳光明媚的时节,正适合老友重逢吧,坐在开往济南的列车上,老爸是为了去参加本科的同学聚会,而我,纯粹是为了亲身感受离别三十年的故人之情。
从壮志凌云的少年心气,到平静淡泊的心如止水,三十年的风雨路,把心高气傲的顽石也磨砺成晶莹圆润的珍珠,在斑斑点点的白发和泪痕中,我象一个奔跑在海滩的孩子,在纷纷落下的往事碎片中捡拾一片片闪光的贝壳,捕捉值得记录的瞬间……
(一)快乐的迟到
到济南后的第一天,按照导游小姐的约定,第二天务必早起乘车,然而,在叫起的电话铃声响过之后,匆匆赶到的我们几个小字辈,却发现聚会的主角们不知去向。又等待了多时,才陆续有揉着惺松睡眼的叔叔阿姨们出现,等到人员凑齐的时候,已经比预定计划晚了一个小时。
坐在车上,我看着云里雾里的老爸,忍不住好奇的打扰他的睡意,“昨天晚上,大家都在干吗?”老爸诡异的一笑,“三十年的经历,要在三个小时之内说完,怎么可能呢?看样子,每个房间都加班加点了……”
于是,我恍然大悟,沉浸在回忆里的人们,对于时间的概念,完全模糊,对于旧时同窗来说,在哪里都并不重要,旅游不过是个形式,真正的快乐,来自于随心所欲的重温旧梦,寻找那份失落已久的,少年心情。
(二)少昊陵之勇士
行程中,最不起眼的一站,就是地处偏僻的少昊陵。传说中是轩辕时代的遗产,中国唯一的金字塔,那高高耸立的四面体建筑,令人叹为观止。
四条延伸的直线并没有交汇成一个顶点,而是在最顶端预留了一个平台,一眼望去,整体高度,足有十米左右,突出的边缘,让人心惊肉跳。难怪,塔边竖立的小木牌写着:攀高危险,请勿尝试。
事实上,这句话起到了反作用。同行者中唯一的年轻男生,付之一笑,不愿去做这种傻事。但是,一个鬓角斑白的老同学,却忽然之间,动了凡心。
当我们看到已经开始发福的张叔叔不顾同学的劝阻,坚决挽起裤脚,脱下鞋袜,开始沿着四面体的边缘朝顶端攀援时,只能目瞪口呆,呼吸停顿。
绝不夸张的说,这种攀登,是一种燃烧的激情,很难解释,为什么,这种激情,在白发人的身上,会更加明显。
谢天谢地,当那个步履蹒跚的身影越来越小,终于成为一个黑点立于顶端的时候,大家都长长的松了一口气,一只汗湿的手紧握我一下,转过头,正是那个曾经摇头的小伙子。他笑了笑,就追逐前辈的身影而去。
曾经以为,青春的热情才能点燃生命的火花,而这一刻,我才发现,青春所代表的状态,并非一个身体,而是一颗心灵。
我们用无数张底片,记录了这宝贵的一刻,屹立于少昊陵头的勇士,用实际行为,打破了江水东逝的规律,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神话。
勇气,在任何时候,任何年龄,都是让生命发光的电源。
(三)新班委选举
开往曲阜的车上,笑声不绝。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一位北京的阿姨,爽朗的笑和浓重的北方口音,成为全车的焦点。我由衷的感叹,“李阿姨,您真健谈!”此言一出,却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想当初,小李可是我们的宣传委员哦!”……结果,在一路同行中,李阿姨就被大家尊称为“李宣传”,起初,她本人觉得这个绰号太过难听,可是后来,当大家一起回忆当时办第一份黑板报的时候,其乐融融的往事追忆,就代替了所有的忿忿不平……
大概是这种怀旧的气氛燃起了大家心中的某朵火花吧,接下来评选出的班委有“生活委员”张叔叔、“文艺委员”鲁伯伯、以及“班长”施叔叔……每个人也由此赢得了新的称呼。
我笑着问重新担任起“支书”职务的老爸,今夕往昔有何区别?老爸还没回答,刚刚下车的张叔叔就又跳了上来,“大家多吃点水果了,我这里有李子。”笑呵呵的分发结果,不多不少,正巧一十三个,大家都会心一笑,“老张,你的人数点的真清楚啊,都是当年生活委员练出来的……”
于是,老爸趁机做出了最贴切的回答:“如果说三十年真的改变了一个称呼所赋予的意义,那就是当年留下的后遗症,今天已经成为习惯了吧。”
(四)酒令拾遗
年过半百的人,还夜夜笙歌,不醉不休,令跟随来的儿女都担心不已,但是看到戒酒多时的鲁伯伯,为做东而开怀畅饮,又有谁能加以阻拦呢?
短短几天内,老同学们似乎回到了从前的书生意气,在酒令中,妙语连连,推杯换盏时,也再次展示出三十年前故人的才华依旧。
张叔叔随口吟出:同学喜相逢,孔孟故乡行,礼义传世文,胜占齐鲁峰。
施叔叔便续道:泰山不老松,同学有鲁公,全力办聚会,举家立大功。
鲁伯伯于是谦虚的笑笑:同学来山东,全家乐无穷,但愿人长久,友谊万年青。
……
酒过三巡,轮到高阿姨的时候,她微笑着,用两句话来代表自己的内心:回首今生风雨路,痴心不改情如故。
这一刻,所有的人忽然停止了喝彩,而是怔怔地,思绪在三十年风雨坎坷的往事中沉浮。
最后,不知是谁最先打破了这种寂静,所有热情洋溢的酒杯碰撞出清脆鸣响的时刻,那句最后的祝酒辞是:青春无悔,和往事干杯!
(五)绰号轶事
老爸的一大癖好,就是给别人起绰号。有的时候,真不明白,上了年纪的他,为何还是童心不老的乐于此道。
在这次聚会里,我终于恍然大悟,老爸并非天性如此,而是大学里深受同学影响的结果。
酒桌上,大家谈笑风生,对每个人(在场的或不在场的)当年绰号都津津乐道。
我所听到的几个有特色的是:
个人——孙馒头,该师兄因为爱好馒头而被安上了这个雅号,幸好此人没有到场,否则肯定被大家总结的馒头史气的魂灵出窍;张媳妇,别误会,这可是个货真价实的男生的绰号,来源于当年一篇调侃语气的小品文,《巧媳妇张××》,文中对班里一名张姓男生大加赞誉,称其是百里挑一的居家能手,从缝补被面,到烹饪下厨,都无可匹敌。班里衣物损坏常找他修补,比女生技艺高超娴熟,令人瞠目结舌。当时这篇文章传为佳话,而今朝到场的当事人,更是笑的喘不过气,虽然这个绰号不登大雅之堂,但是,和现在所流行的“新好男人”,确有一拼。李书记,带着点戏谑成分的绰号,不偏不倚,安在了活泼爽朗的李阿姨头上,这是因为她乐于助人,不知不觉,就成了同学烦闷时的知心大姐,大家感谢之余,也送了能说爱笑的她一个额外的称号,李书记。……
团体——让人大跌眼镜的就是那个时代,班里居然就有了小帮派,虽然是被大家封的称号,也令人捧腹。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五虎上将”,这个威严的名称,代表的是五个食量过大的男生,每天都不得不去和女生交涉,“借”走欠缺的部分。或许,用“五虎上将”来形容这个群体,也只有深受红专路线教育的老爸他们能够想的出来。
……
握着满面风霜的故人之手,打捞这些零落的记忆碎片,每个绰号都代表着一段回味无穷的故事。同窗之谊能够坚韧执着如此,应该是人生一大幸事了吧。
(六)爱情是什么
爱情究竟是什么。想讲述这次旅途最后的一个小故事。
在济南趵突泉的时候,大家都到泉心横过的一方大石上去留影,潮湿而光滑的石面,让我们为步伐蹒跚的老同学们捏了一把汗。
其中,走在最后的,是一对教授夫妇,活泼好动的mm+文静秀气的gg,确是性格互补的天作之合。
合影完毕,回行的时候,老太太的高根皮鞋发生了作用,踏过一块倾斜的石面,重心一个不稳,就跌落泉中。而携手同归的老先生,也一并在众人的惊呼声中,被拖下水。
在大家目瞪口呆、手足无措的时候,熟悉水性的老先生开始自救。落水的人身体往往特别沉重,需要别人不断用力推举,老先生用尽全力将老伴推往岸边……众人七手八脚,终于把湿淋淋的二老打捞出水面。
脱险之后,老太太还是那么轻松快乐,没有半分惊惧,第一句话就是,“英雄救美呀!”而疲倦过度的老先生,则安静的坐在一边,温暖的眼神,柔柔的绕向相濡以沫的老伴。
在整个过程中,不是经过权衡的功利,而是不假思索的本能,让老先生选择了一种信念,这种超越了生命的坚持,在这里,镌刻出两个闪闪发光的字迹,那就是,“爱情”。
爱情有惊天动地的海誓山盟,也有浪漫醉人的风花雪月,但那都不是本质,因此并不完整。真正的爱情,是携手共沐风雨之后的无怨无悔、坚定不移、心心相印。
是的,心心相印,这也正是老先生给我的答案。我的问题是,“夫妻之间,最重要的是什么?”
那么,几十年的风雨同舟,锤炼而成的这份爱情,悠长而隽永,历久而弥珍,是不是,在令在场的年轻人汗颜的同时,也在这次旅途行将结束的时分,撰写出了一个完美的高潮。
……
在凝神静气的聆听中,如此闪光的瞬间还有很多,在扬起和落下的往事之尘土间隙,我用心去跨越代沟,和前人的心灵对话。于是我找到了,同窗离别,三十年后的故人重逢,能够具有的最好答案。
在滑落耳畔的盈盈笑语中,那份难能可贵的朝气蓬勃,让我再次确定,青春所代表的状态,并非一个身体,而是一颗心灵。
那么,如果有可能,请和我一样,试着去解读,去记录,我们的前辈,这曾经美好,和正在美好的一切。
山清水秀,阳光明媚的时节,正适合老友重逢吧,坐在开往济南的列车上,老爸是为了去参加本科的同学聚会,而我,纯粹是为了亲身感受离别三十年的故人之情。
从壮志凌云的少年心气,到平静淡泊的心如止水,三十年的风雨路,把心高气傲的顽石也磨砺成晶莹圆润的珍珠,在斑斑点点的白发和泪痕中,我象一个奔跑在海滩的孩子,在纷纷落下的往事碎片中捡拾一片片闪光的贝壳,捕捉值得记录的瞬间……
(一)快乐的迟到
到济南后的第一天,按照导游小姐的约定,第二天务必早起乘车,然而,在叫起的电话铃声响过之后,匆匆赶到的我们几个小字辈,却发现聚会的主角们不知去向。又等待了多时,才陆续有揉着惺松睡眼的叔叔阿姨们出现,等到人员凑齐的时候,已经比预定计划晚了一个小时。
坐在车上,我看着云里雾里的老爸,忍不住好奇的打扰他的睡意,“昨天晚上,大家都在干吗?”老爸诡异的一笑,“三十年的经历,要在三个小时之内说完,怎么可能呢?看样子,每个房间都加班加点了……”
于是,我恍然大悟,沉浸在回忆里的人们,对于时间的概念,完全模糊,对于旧时同窗来说,在哪里都并不重要,旅游不过是个形式,真正的快乐,来自于随心所欲的重温旧梦,寻找那份失落已久的,少年心情。
(二)少昊陵之勇士
行程中,最不起眼的一站,就是地处偏僻的少昊陵。传说中是轩辕时代的遗产,中国唯一的金字塔,那高高耸立的四面体建筑,令人叹为观止。
四条延伸的直线并没有交汇成一个顶点,而是在最顶端预留了一个平台,一眼望去,整体高度,足有十米左右,突出的边缘,让人心惊肉跳。难怪,塔边竖立的小木牌写着:攀高危险,请勿尝试。
事实上,这句话起到了反作用。同行者中唯一的年轻男生,付之一笑,不愿去做这种傻事。但是,一个鬓角斑白的老同学,却忽然之间,动了凡心。
当我们看到已经开始发福的张叔叔不顾同学的劝阻,坚决挽起裤脚,脱下鞋袜,开始沿着四面体的边缘朝顶端攀援时,只能目瞪口呆,呼吸停顿。
绝不夸张的说,这种攀登,是一种燃烧的激情,很难解释,为什么,这种激情,在白发人的身上,会更加明显。
谢天谢地,当那个步履蹒跚的身影越来越小,终于成为一个黑点立于顶端的时候,大家都长长的松了一口气,一只汗湿的手紧握我一下,转过头,正是那个曾经摇头的小伙子。他笑了笑,就追逐前辈的身影而去。
曾经以为,青春的热情才能点燃生命的火花,而这一刻,我才发现,青春所代表的状态,并非一个身体,而是一颗心灵。
我们用无数张底片,记录了这宝贵的一刻,屹立于少昊陵头的勇士,用实际行为,打破了江水东逝的规律,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神话。
勇气,在任何时候,任何年龄,都是让生命发光的电源。
(三)新班委选举
开往曲阜的车上,笑声不绝。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一位北京的阿姨,爽朗的笑和浓重的北方口音,成为全车的焦点。我由衷的感叹,“李阿姨,您真健谈!”此言一出,却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想当初,小李可是我们的宣传委员哦!”……结果,在一路同行中,李阿姨就被大家尊称为“李宣传”,起初,她本人觉得这个绰号太过难听,可是后来,当大家一起回忆当时办第一份黑板报的时候,其乐融融的往事追忆,就代替了所有的忿忿不平……
大概是这种怀旧的气氛燃起了大家心中的某朵火花吧,接下来评选出的班委有“生活委员”张叔叔、“文艺委员”鲁伯伯、以及“班长”施叔叔……每个人也由此赢得了新的称呼。
我笑着问重新担任起“支书”职务的老爸,今夕往昔有何区别?老爸还没回答,刚刚下车的张叔叔就又跳了上来,“大家多吃点水果了,我这里有李子。”笑呵呵的分发结果,不多不少,正巧一十三个,大家都会心一笑,“老张,你的人数点的真清楚啊,都是当年生活委员练出来的……”
于是,老爸趁机做出了最贴切的回答:“如果说三十年真的改变了一个称呼所赋予的意义,那就是当年留下的后遗症,今天已经成为习惯了吧。”
(四)酒令拾遗
年过半百的人,还夜夜笙歌,不醉不休,令跟随来的儿女都担心不已,但是看到戒酒多时的鲁伯伯,为做东而开怀畅饮,又有谁能加以阻拦呢?
短短几天内,老同学们似乎回到了从前的书生意气,在酒令中,妙语连连,推杯换盏时,也再次展示出三十年前故人的才华依旧。
张叔叔随口吟出:同学喜相逢,孔孟故乡行,礼义传世文,胜占齐鲁峰。
施叔叔便续道:泰山不老松,同学有鲁公,全力办聚会,举家立大功。
鲁伯伯于是谦虚的笑笑:同学来山东,全家乐无穷,但愿人长久,友谊万年青。
……
酒过三巡,轮到高阿姨的时候,她微笑着,用两句话来代表自己的内心:回首今生风雨路,痴心不改情如故。
这一刻,所有的人忽然停止了喝彩,而是怔怔地,思绪在三十年风雨坎坷的往事中沉浮。
最后,不知是谁最先打破了这种寂静,所有热情洋溢的酒杯碰撞出清脆鸣响的时刻,那句最后的祝酒辞是:青春无悔,和往事干杯!
(五)绰号轶事
老爸的一大癖好,就是给别人起绰号。有的时候,真不明白,上了年纪的他,为何还是童心不老的乐于此道。
在这次聚会里,我终于恍然大悟,老爸并非天性如此,而是大学里深受同学影响的结果。
酒桌上,大家谈笑风生,对每个人(在场的或不在场的)当年绰号都津津乐道。
我所听到的几个有特色的是:
个人——孙馒头,该师兄因为爱好馒头而被安上了这个雅号,幸好此人没有到场,否则肯定被大家总结的馒头史气的魂灵出窍;张媳妇,别误会,这可是个货真价实的男生的绰号,来源于当年一篇调侃语气的小品文,《巧媳妇张××》,文中对班里一名张姓男生大加赞誉,称其是百里挑一的居家能手,从缝补被面,到烹饪下厨,都无可匹敌。班里衣物损坏常找他修补,比女生技艺高超娴熟,令人瞠目结舌。当时这篇文章传为佳话,而今朝到场的当事人,更是笑的喘不过气,虽然这个绰号不登大雅之堂,但是,和现在所流行的“新好男人”,确有一拼。李书记,带着点戏谑成分的绰号,不偏不倚,安在了活泼爽朗的李阿姨头上,这是因为她乐于助人,不知不觉,就成了同学烦闷时的知心大姐,大家感谢之余,也送了能说爱笑的她一个额外的称号,李书记。……
团体——让人大跌眼镜的就是那个时代,班里居然就有了小帮派,虽然是被大家封的称号,也令人捧腹。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五虎上将”,这个威严的名称,代表的是五个食量过大的男生,每天都不得不去和女生交涉,“借”走欠缺的部分。或许,用“五虎上将”来形容这个群体,也只有深受红专路线教育的老爸他们能够想的出来。
……
握着满面风霜的故人之手,打捞这些零落的记忆碎片,每个绰号都代表着一段回味无穷的故事。同窗之谊能够坚韧执着如此,应该是人生一大幸事了吧。
(六)爱情是什么
爱情究竟是什么。想讲述这次旅途最后的一个小故事。
在济南趵突泉的时候,大家都到泉心横过的一方大石上去留影,潮湿而光滑的石面,让我们为步伐蹒跚的老同学们捏了一把汗。
其中,走在最后的,是一对教授夫妇,活泼好动的mm+文静秀气的gg,确是性格互补的天作之合。
合影完毕,回行的时候,老太太的高根皮鞋发生了作用,踏过一块倾斜的石面,重心一个不稳,就跌落泉中。而携手同归的老先生,也一并在众人的惊呼声中,被拖下水。
在大家目瞪口呆、手足无措的时候,熟悉水性的老先生开始自救。落水的人身体往往特别沉重,需要别人不断用力推举,老先生用尽全力将老伴推往岸边……众人七手八脚,终于把湿淋淋的二老打捞出水面。
脱险之后,老太太还是那么轻松快乐,没有半分惊惧,第一句话就是,“英雄救美呀!”而疲倦过度的老先生,则安静的坐在一边,温暖的眼神,柔柔的绕向相濡以沫的老伴。
在整个过程中,不是经过权衡的功利,而是不假思索的本能,让老先生选择了一种信念,这种超越了生命的坚持,在这里,镌刻出两个闪闪发光的字迹,那就是,“爱情”。
爱情有惊天动地的海誓山盟,也有浪漫醉人的风花雪月,但那都不是本质,因此并不完整。真正的爱情,是携手共沐风雨之后的无怨无悔、坚定不移、心心相印。
是的,心心相印,这也正是老先生给我的答案。我的问题是,“夫妻之间,最重要的是什么?”
那么,几十年的风雨同舟,锤炼而成的这份爱情,悠长而隽永,历久而弥珍,是不是,在令在场的年轻人汗颜的同时,也在这次旅途行将结束的时分,撰写出了一个完美的高潮。
……
在凝神静气的聆听中,如此闪光的瞬间还有很多,在扬起和落下的往事之尘土间隙,我用心去跨越代沟,和前人的心灵对话。于是我找到了,同窗离别,三十年后的故人重逢,能够具有的最好答案。
在滑落耳畔的盈盈笑语中,那份难能可贵的朝气蓬勃,让我再次确定,青春所代表的状态,并非一个身体,而是一颗心灵。
那么,如果有可能,请和我一样,试着去解读,去记录,我们的前辈,这曾经美好,和正在美好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