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高三“一诊”后的你

标签:
2020高考一模 |
分类: 高考志愿填报 |
高三的“一诊”已经结束,文理科的高线和低线都已经划出。考好的同学,心里自然比较轻松、喜悦,自己往梦想的方向又迈出了一大步;成绩不理想的考生,内心多少有点失落,有的可能会彷徨、无助。加之高线、低线的划定,各种机构一分一段表的出炉,对应大学名单的假设,让本来就紧张不安的高三硝烟弥漫。家长对理想分数的要求,机构对“一诊”分数的过度解读,各种新一轮的战略战术摆在考生面前,让很多考生觉得自己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可是,往往这个时候,他们更多的是需要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他们需要停下来,哪怕半天甚至一个晚上,去思考、总结、冷静,然后再出发。
“一诊”后,考生怎么做
调整心态,坦然面对
或许为了这次考试,你付出了很多,也曾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但分数仍然不尽如人意。再看看机构发布的一分一段表以及对应的某些大学,可能瞬间觉得自己怎么那么“渣”。其实“渣”的并不是你一个人,应该是即将参加高考的绝大多数考生的共同心态。任何时候,你都不要担心自己是一个人在奋斗,在很多“贴吧”“朋友圈”里,只要有人发声,都会得到一呼百应的响应,跟义和团似的。所以,在这个阶段,与你相同的考生,实在太多了。我们必须要相信,真正考不倒的东方不败型学霸,只是极少数而已。所以,你们并不孤独,很多人正与你们并肩作战。不要去相信“一分干掉千人”的鬼话。高考竞争很残酷,这是事实。我们要直面竞争,而不要想着去“干掉”谁,大家都是同学,若干年后,能够在你最需要帮助时,除了父母兄弟外,伸出手来的永远是没有任何利益关系的同学情、师生情。同学间可以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我记得我的高三,那时候,还没有扩招,招生计划少得可怜,能上专科已经是非常光宗耀祖了。可是在高三的关键时刻,尤其是下期,我们有个同学叫李波,总是不厌其烦地给我们讲数学。按照一般人的想法,给别人讲,耽误时间,影响备考。可是现在看来,你给别人讲了,实际上你的思维又重新梳理了一遍,等于是复习了。这也是我们经常说的,给别人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事实上,那年高考,这位同学确实也比我们都考得好,现在在昆明创立了自己的植物园林相关的公司,发展得非常好。“一诊”考得不尽如人意,坦然面对。其实后面还有很多考试,大型考试如周考、月考、“二诊”“三诊”,小型的如课堂随考。总之,为了让你们适应最后的高考,各种类型考试一定会让你生无可恋的。你会发现,每堂考试,你都会有漏洞,没有人会十全十美,所以要与这些“漏洞”握手言和。
其实,复习本身就是查漏补缺的过程,只是有的考生“漏”得多,有的考生“漏”得少而已。无论是重大的“一诊”试卷,还是平时的周考、月考、随堂考,考生对错题要及时改错,并做总结。总结非常重要。从总结中,你会知道自己错误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是知识的迁移问题?细节问题没过关?计算能力?题干检索能力?等等,还是因为紧张导致大脑运行缓慢。大部分紧张是因为心虚,因为知道自己有很多问题没有过关,怕考试就考到自己没有过关的内容。所以,紧张导致害怕,害怕导致大脑运行速度,拿到试卷一看,某些题是自己会的。“一诊”结束,也意味着一轮复习的结束。二轮复习已经开启,除了课堂上紧跟老师的节奏外,课余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对“一诊”表现出来的知识漏洞,进行有效填充,让自己的“漏洞”越来越少。
别忘了运动
运动是个好东西,不仅让大脑分泌多巴胺,有助于记忆力增加,还能有效提高大脑的活跃程度,让你顿时耳聪目明。此外,运动是帮助你减压的最有效方式。球场上挥汗如雨,操场上的慢步长跑,瑜伽的放空冥想等等,都能有效帮助你缓解高考的紧张,让自己有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每一天。想象着,现在的你就是超人,你一直在打知识的“小怪兽”,消灭一只算一只,而体育运动将极大帮助你有着健康的体魄和身心打一场漂亮的持久战。
高考的胜利并不是超常发挥,人人上“清华北大”,而是在自己的能力基础上正常有效发挥,能够被与自己能力匹配的大学专业录取,就是成功,也是最实际的。
祝愿所有的高考学子都能取得自己满意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