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孩子,
PLP威宁终端扶助学校大街乡高华苗族教会小学的这些孩子们在“学校”(借的教堂做教室)里从来没有看过课本以外的图书。3月份,终端负责人李裕荣下去的时候带了笔记本,全村人和孩子们不约而同地聚集到教堂里来看裕荣播放的图片……他们真的缺乏理解大山之外的世界的窗口啊!
李裕荣发来他们在2005年做的教育统计数据显示:
PLP在贵州威宁的扶助学校
大街乡高华苗族教会小学
麻乍乡箐岩小学 6个年级 369个学生 0本图书 教师10人,其中代课教师5名,中师学历1人,高中学历1人,初中学历8名。
麻乍乡红乐小学(箐岩小学红乐教学点) 4个年级,135个学生,0本图书,教师3人,其中代课教师2名,临时代课教师1名,均为初中学历。
麻乍乡玉角小学(箐岩小学玉角教学点) 2个年级 学生数目不详,40左右,0本图书,教师2名,初中学历。
麻乍乡二田小学 6个年级,519名学生 104本图书 PLP06年4月捐赠
对于PLP威宁扶助终端的很多贫困孩子来说,课本是他们能接触到的唯一印刷品!
*
2005年,按威宁县小学在校生保持现有规模,初中在校生达到72646人计算,小学目前缺图书71317册;中学缺图书632608册。
*
威宁草海边的一个破旧的小房子里,大姐冰洁在家里温习功课的时候,4个没上学的妹妹就听着姐姐读课文,竟然慢慢地都可以把整篇整篇的文章背下来,虽然她们一个字都不认识。果然,冰洁拿起课本,从第一篇开始,读前几个词起个头,几个妹妹就一字不差地背出了一篇又一篇的课文。
帮助贫困的孩子有学上固然是个前提,但孩子们在徒有四壁的学校里,和现有的师资力量下能学到什么是否更值得我们去关注?
10-20人民币 = 1-2 美元 = 一个孩子有一本书读
在活动刚刚开展不久,玄哥读到袁立在新浪上新作的博客文章:“捐一本书,把感动变成行动”,转发给我。袁立是我喜欢的演员,她这篇朴实无华的小文章也写的很真诚,看到她说:“我问徐本禹,他告诉我他接触到的孩子们绝大多数都很爱上学。他的话让我坚定了信心,我想捐书的方式对他们来说是有意义的。至于捐什么书比较合适,我个人觉得应该是小朋友爱看的书吧,我想的还不周全,如果大伙有其他更好的主意一定要提出来。捐到哪里,怎样收集,怎样送到小朋友手里,咱们一起商量。”
我觉得真是巧,PLP一个月前就开始策划的捐书活动的名字就叫“让一个孩子有一本书”,而我们的一整套活动策划正可以解决袁立要“一起商量”的这些问题。
希望PLP的这次“让一个孩子有一本书”募捐活动能够真的在儿童节到来之际让那些贫穷的孩子们也能有好的图书看。
您给了孩子们一本书,
也许是他们上学以来看到的第一本课外书!
请登陆我们的网站,了解以下详细信息:
谁来选书?
怎样买书?
怎样确定书到了孩子们手中,并被利用起来了?
怎样捐款?
捐款之后?
募款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