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高尔夫技术杂谈 |
本人没有看过任何的一本关于教练培训的书籍,也不知道合格的高球教练定义是什么。所以,本文只能是我见!或许是一派胡言,但的确是我认为的一个合格的教练的标准。
老虎出道后便一路高奏得胜曲,仅用很短的时间就坐上了世界笫一的交椅。就在人们对他的挥杆大加赞叹的时侯,老虎又突然和原教练哈蒙解约了。2004年,老虎正式与汉克-哈尼合作,老虎此后在一年里仅仅在美巡赛上赢得一场比赛,他突然失去了竞争力。此后,他整整10场大满贯赛没能夺冠。这成为人们直接批评汉克-哈尼教练的理由。但哈尼坚称:他发现一个适用于世界第一竞技的不同标准。
老虎坚持和哈尼合作修正自己的挥杆,果然取得了最好的回报!仅2007赛季,老虎总共赢得了七场美巡赛,并且拿下了首届联邦杯。老虎比起以前来发球远了很多。2002年,老虎的平均发球距离为293.3码,2007年,平均发球距离为302.4码。老虎说,“我击球击得很好。我真的觉得自己驾驭着小球。我感觉我能击出任何我想要的球。”这里老虎所说的"想要的球",实际上是指各种(小右,小左,前冲和后旋等等)球路。世界排名前20位球员中仅有两人--福瑞克和史翠克的发球精确性高过老虎。在世界排名前30位的球员之中,老虎的总体发球水平位列第一。总体发球水平综合了发球距离和精确性。
以老虎更换教练作为例子,旨在说明熟知挥杆理论能"找到一个更合适某人的挥杆标准"。要想教好高尔夫,做一个合格的挥杆教练(李逵而非李鬼),是得明白很多相关的理论才行!
有人尝试和人体经脉专家合作,试图从人体结构及力源上对挥杆动作进行探讨并形成文字专著,这是件值得期望的事情!如有成果,实仍天下的"李鬼"和"令狐冲"之福,中国乃至世界高坛之福!大家知道,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同样的发力动作时,人们的发力形式会略有不同。我理解是因为每个人的人体结构大同小异,这个小异就是人们做同一动作却不尽且难能相同的根源。换句话说,一个完全大同的(挥杆)动作,会有不同的效果。进一步说,懂得人体结构及力源原理之后,才能针对那些(天生的)存小异者进行个别的细微调整,也只有这样,才能使这些人的潜力发挥出极致。当然,懂得如何发力,将力量转化成速度,这还只是单方面的,另一方面,你还要懂得挥杆生成理论才行,也只有这样,你才能懂得如何去做到因材施教而不是象六桃仙兄弟那样越帮越乱!
成为高级教练绝对不只是单一的在挥杆动作上能给予球员指导。除了在球手顺其自然的挥杆击打动作上予以必要的调整(比如握杆,站姿等)之外。汉克-哈尼说:"我的部分理论是帮助人们更为独立,自学自练。我会给他任何他所需要的东西,但是我想绝不会是全部。"
最高水平的教练,所要做的大部分都仅限于观察和建议。他们观察之下给球手一点点技术上的改变便可以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老虎前教练哈蒙今年对米克尔森的影响便是最明显的例证。但他们给予老虎和米克尔森的指导绝对不是仅仅是挥杆那么简单。汉克-哈尼与老虎所做的大部分功课主要集中在赛前的准备规程上--老虎会在练习场上打上许多不同种类的球,寻找到最佳的状态,以及他最舒服的弹道,随后在球场上依赖这些他练好了的球。而哈蒙教给米克尔森的东西更多的是比赛节奏和消除"恐虎"的"老二心理"!米克尔森在德意志银行杯上战胜老虎后说:哈蒙告诉我一些老虎的比赛习惯,这使我与老虎同组时感觉上舒服多了!
中国高尔夫仅有20几年的历史,本土的球员和教练(更别提球场里的球僮)很少能有通研这各方面知识的人,在平时也没有多少人会谈论到这方面的话题。没有知识,没人谈论,这只能解释为我国还处在没有高球年份底蕴的初期。中国高尔夫在很大程度上就输在这方面了,而要在这方面成熟起来,绝对需要时间!需要很多热衷于高尔夫理论研究的人去影响(起码提醒)众多的李鬼教练重视,将理论悟通,然后在实际施教中因人而行。这样才会少一些六气乱心的令狐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