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从中秋到春节的人间至味2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鲁讯曾说过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最勇敢的人,在江浙一带关于吃蟹第一人的故事流传最广的是巴解的故事。相传几千年前,在长江入海口附近的江南水乡,每到秋天丰收在望的时候,江河湖波里就冒出许多模样恐怖的“夹人虫”,双螯八足的“夹人虫”用它的一对锋利的大螯伤人无数。大禹到江南开河治水,派壮士巴解到水陆交错的阳澄湖区域督工,带领民工开挖海口河道。为了治理“夹人虫”巴解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城边掘一条很深的围沟,等天黑在城上升起火堆,围沟里灌进沸腾的开水,喜光的“夹人虫”朝着火光爬去,却掉进沸水沟中被烫死,浑身通红的“夹人虫”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巴解好奇地大着胆子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敢者。人们为了纪念巴解敢为天下先,把他当成勇士崇敬,用解字下面加个虫字,称夹人虫为“蟹”,阳澄湖东侧的巴城也是因巴解而得名的。
其实吃螃蟹的历史有6000多年,在凇泽(上海青蒲区)文化和良诸(余杭)文化层挖掘时,在食用的废弃物中发现有大量的蟹壳。
大闸蟹是一种生殖洄游的河蟹,学名叫中华绒螯蟹,在我国北起辽河南至珠江,漫长的海岸线上广泛分布,其中长江水系产量最大,口感也最鲜美。大闸蟹在内陆淡水中长大成熟,便千里迢迢地游到海边谈咸水中去交配、产卵,雌雄老蟹在完成传种接代的任务后相继死去。翌年春天,当蟹卵孵化成小蟹后,小蟹们又向内陆淡水中洄游,到江河湖泊中安家落户,在淡水中成长。到了深秋西北风劲吹的时候,它的生殖腺渐趋成熟,就会从江河湖波开始起步,向长江口进发,准备来年春天在那里交配繁殖后代,所以到了“立冬”就要走光了。在通往海边的漫漫长途中,跟它们的父母一样,踏上死亡之旅。在无数次的向海洋的洄游旅程中,种族延续的使命从此周而复始。


(小蟹苗)(这里的三张照片都不是姐姐拍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