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左:最喜欢古越龙山10年陈酿的这个包装,那年在普罗旺斯送给彼得梅尔的就是这个包装的黄酒;上右:在绍兴,这样的水乡小道已经很难找到,似乎是鲁迅为我们描述的绍兴记忆与想象;下左:带毡帽的绍兴人很少了,只是他黝黑的肤色还是让人想起乌篷船摇曳在水道上的绍兴;下右:不同年份陈酿的绍兴黄酒浓郁变换之间传递出不可跨越的时间密码。)
大闸蟹季又到了,怎能不想起我心里那陈年又时尚的老酒呢?
绍兴黄酒是老酒,因为要陈酿5年以上的才好喝;因为一提到黄酒马上会联想到为刚出生的儿女埋下的状元红或者是女儿红;因为最好的黄酒产在孔乙己为一碗老酒和茴香豆排出的几文大钱、乌篷船穿行的烟雨蒙蒙的水乡。
而我心中的绍兴黄酒却是一杯时尚的老酒:在冬天结冰的什刹海后海边的孔乙己阁楼上,没有夏天酒吧街的热闹,望着窗外冰冻的北京城,这时手中握着一杯温暖的黄酒;在东方君悦摩登的吧台后面坐着的老外,手里拿着一杯用黄酒调制的鸡尾酒,眼睛里搜寻着窗外的王府屋顶和吧台后瓷制的陶瓶;在上海巨鹿路梧桐掩映的乐庭别墅,享受着乐庭醉鸡慢慢散发出来的古越龙山10年陈酿的醇厚。那杯陈年的老酒在我的味蕾旅行中一次次地幻化出时尚的身姿。
每年的大闸蟹季节都会在家里请朋友吃大闸蟹,会提前两周在酒中泡几颗无数次筛选后认为味道最合适的话梅和姜丝,用在绍兴咸亨酒店买来的锡壶温上,黄酒不烈不淡的温婉气息让人着迷。常常每年都有喝剩下的黄酒,因为泡过话梅和姜丝变得味道醇厚,不吃大闸蟹的时候我是不喝黄酒的,那些剩下的就越发泡出了老酒的滋味,做鱼的时候代替料酒,奇香无比,只是有几个人能像我这样舍得拿10年的陈酿来做料酒呢?
绍兴黄酒是吃大闸蟹的绝配,要选择口感清洌、酒质纯净的陈年花雕,最好是5年以上的陈酿,但是不要选择太过香甜浓郁的黄酒,会掩盖大闸蟹的鲜美。黄酒不仅可以去寒,还是饮酒品蟹的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传统。
(上:老字号的咸亨酒店成了到绍兴一定要去的地方,食物谈不上精致,但是用大碗来喝的黄酒一定要试试。吃完了别忘了到旁边的小店买点特产,那里的梅干菜可是超级好吃,尤其是里面加了笋干的那种,至今思念;下:古越龙山场子里用来装酒的陶罐堆积如山,很壮观。)
曾经希望找到能和大闸蟹搭配的葡萄酒,著名的葡萄酒作家林裕森每年也会选不同的酒来搭配,不过他也没有找到绝配大闸蟹的葡萄酒。慢慢地我不再做这样的尝试,我坚信大闸蟹的绝配就是绍兴黄酒,因为那样相似的风土条件,不仅给大闸蟹生长最好的水世界,也给了酿造最好黄酒的绍兴独一无二的鉴湖水。这样来自原乡的搭配又有哪一款葡萄酒能取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