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翔,你真该去学学危机公关
2008年8月18日,这一天将被所有中国人所铭记,因为在110米栏预赛前,刘翔退赛了!虽然奥运会刚开始的时候我和朋友一起吃饭时曾经笑谈刘翔是否会因古巴萝卜丝状态这么好而顶不住压力退赛,但是当这一刻真正发生在我眼前的时候,我仍然觉得难以相信。虽然,可能退赛的原因只是伤病,虽然,刘翔那一瘸一拐的背景也让人同情和惋惜,但是,这根本不足以抚平全国观众心中的质疑甚至愤怒。
对刘翔和他的团队而言,所面对的,是一次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这种危机,决不仅仅来自于丢掉了一块原本希望很大的金牌,更来自于对相关公众而言几乎毫无征兆的情况下,一个突然的决定,让全国十三亿民众从热切的期望和高涨的热情中一下子掉入了冰冷的谷底。此刻,那千千万万在电视机前苦苦等候的观众们,顿觉自己都被忽悠了。是说在赛前说刘翔伤病无大碍一定能参加比赛?是说在赛前说刘翔状态不错还跑出了12秒90的自测成绩?
刘翔还有个身份是华师大的研究生,不知在给他开设的课程中是否有危机公关,但就这次的表现而言,我倒是觉得他很有必要去学学这方面的课程。研究生危机公关的处理原则在于诚信和责任,诚信在于通过有效的沟通,使得相关公众了解事情的真相,而责任在于敢于承担造成的不利局面和后果,而不是敷衍推诿。
让我们看看刘翔团队的表现吧,如果说赛后发布关于刘翔伤情和退赛原因的消息是一种沟通的话,但是,显然,仅有这样的沟通还是不够的,更需要刘翔团队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虽然孙海平也已经是老泪纵横了,据说刘翔也哭了,但是哭本身说明不了什么,眼泪不总是可以带来同情的,很多时候,他可能意味着懦弱和逃避。遗憾的是,刘翔在今天第一次接受采访的时候,不仅没有表示对退赛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承责意识,没有表达基本的歉意,反而还是一贯的豪言壮语,例如“我指导我有实力……我现在还是处在巅峰状态……我还是行的”等等。
或许有人会说,刘翔凭什么要承担责任,他不过是个运动员而已,因伤退赛也很正常。诚然,刘翔只是个运动员,但是,他也不仅仅只是个运动员,他早已经成为了中国体育界的象征和旗帜,背负着十三亿民众的膺切期望,同时,也获得了空前的荣耀和地位。这意味着,刘翔的每一次抉择,不仅仅是为了他,也是为了十三亿的期盼,
但是在退赛之后,他起码要知道自己辜负了十三亿民众的期望,知道自己这次并没有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而不是掉几滴眼泪或说几句豪言壮语了事,遗憾的是,我们甚至连一句道歉也没有听到。
不得不承认,某种意义上,媒体的吹捧,也造成了刘翔这样的表现。在东方人一向难以取得佳绩的短跑领域,刘翔的横空出世,无疑给中国的体育界打了一针强心剂,而他的自信,更让许许多多的中国人找到了一种缺失已久的信心。但如果说过去的那些豪言壮语代表着的是中国体育界尤其是田径界极为缺乏的实力和自信的体现的话,而如今在退赛风波之下的这一席豪言壮语,让人感受到的却是责任感的缺失。
看看主流媒体的评论吧,在这个最需要诚信和承责的时刻,媒体却在大肆报道什么“错失生命中最重要一冠”,仿佛不用比赛,金牌就注定是刘翔所有;什么“作出最伟大的抉择”,原来十三亿民众的期盼原来是那么的渺小;什么“自测逼近12秒80”,之前一直都说12秒90到95,一退赛就12秒80了,你叫全国人民拿什么去相信你呢?等等,媒体这些不切时宜的宣传报道,无疑,也成为了这次失败的危机公关中的一个环节。想必刘翔此刻相比还沉浸在退赛决定的“伟大”之中,洋洋自得吧。
刘翔,你真该去学学危机公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