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上网看到一条消息,其实已经是昨天的旧闻了,内容是石智勇推出原来是马文广勒令,原来12日晚上的比赛石智勇之所以退出是因为一方面赛前训练旧伤发作、另一方面廖辉在这个级别上也很好的发挥了自己的水平,极有可能获得金牌的情况下,马文广最终勒令石智勇退出了比赛,而不是继续带伤上阵。
如果这条消息都是真实的话,我想说,我们不仅要为石智勇喝彩,更要为马文广喝彩。
曾几何时,我们的运动员们,在那些管理者眼中,更像是一个训练比赛的机器,他们的一切价值,就在于通过训练比赛来展示或是炫耀管理者的政绩,为此,不惜榨干他们的一切能量。而当运动员们因为年龄亦或伤病等原因淡出竞技场的时候,他们便被无情的抛弃和淡忘了。一如那个曾经是搓澡工的前全国女子举重冠军邹春兰,如果不是媒体的曝光,亦或她现在也还是一个搓澡工。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而这一切,都是在计划体制下的体育运作机制所造成的,在这个机制形成的那个狂热崇尚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时代里,个人的一切价值和利益都被无限的忽视了。
而事实上,对于每一个运动员而言,他们首先是个人,他们作为一个人的价值应该得到基本的尊重。一如于马文广而言,在廖辉夺金希望很大的情况下,在让石智勇冒险夺牌和保护运动员之间,选择后者,无疑是一个最人性化的决定。
当然,我不是要鼓励那些在伤病面前退却的懦夫行为,毕竟体育运动中迎难而上甚至是带伤上阵这种顽强的意志本身就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如何合理的利用和发挥运动员的价值、如何尊重和保护运动员作为一个个人最基本的价值,这才是马文广带给我们的启发。
亦或有人说,如果石智勇没有退出而是带伤上阵,即使没有完成比赛,也更能体现顽强拼搏的精神。我想说的是,如果因此而影响了石智勇的运动生命甚至是将来最基本的身体健康时,一如那个今天在举重比赛中手臂反折的不是那位匈牙利运动员而是我们的石智勇的话,又有谁去补偿他那无法挽回的健康呢?
亦或还有人说,马文广的勒令,其实是行政干预的体现,在这个传统的体育计划体制面临着困境和改革的今天,过多的行政干预,似乎并不是好事,一如该死的足协和谢亚龙所做的那一切。但我想说的是,一方面,谢亚龙所做的,甚至已经超出了一般的行政干预的范围,而成为了一种实实在在的玩弄权术。另一方面,作为一个管理者而言,合理的大局观无疑是最重要的,而不应仅仅只是出于个人目的亦或政绩观。在夺金与保护运动员之间作出一个合理并且人性化的决定,即使是用行政的手段,无疑也是值得和应该的。因为他不仅要为金牌负责,同样,也要为运动员负责。
即使是一种行政干预,这种以人为本的做法,在这个行政干预日益权术化和政绩化的年代,马文广的作为,理应赢得喝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