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端午:从家乡的龙舟赛说到民俗活动的保护

(2007-06-20 12:27:01)
标签:

端午

龙舟

民俗活动

保护

分类: 心情感悟
    断断续续的下了半个多月的龙舟水之后,终于迎来了一个阳光明媚的端午,不知今年的广州有无龙舟赛,如果是在儿时的家乡,大概没有比这更适合龙舟赛的天气了吧。

    我的家乡是一个赣南的小县城,偏僻而宁静,一条河水缓缓的穿城而过。正因为有了河水的恩惠,每年端午,这个原本安静的小县城都会因为龙舟赛而变得热闹起来。

    记得上小学时,每每端午临近的时候,放学路过县城唯一的一座大桥时,都会看到有县城周边村落的龙舟在河面上练习,于是,便开始掰着指头计算端午来临的日子。那时的县城,远比现在破旧,河水两岸都还是田土,对于我这样不是家住在临河的人,那座桥几乎是唯一适合观看龙舟赛的地方了,每到龙舟赛的日子,我和伙伴们都会早早的出门,拿着妈妈包的粽子,一头挤进人海之中,只为能在桥上寻找一个更佳的位置。那时参加龙舟赛的都是县城附近的村队,偶尔也有我们的同学能够成为龙舟中的鼓手,让只能是观众的我们羡慕不已。

    那时的龙舟赛,就像我们县城里一年一度的盛会,人们从县城的各个角落涌到河边,让原本显得冷清的街道变得热闹和嘈杂。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县城的龙舟赛不像原来那样每年都能如期而至了,虽然后来县城在河边两岸都修建了长长的看台,但如今,那些看台上早已难见拥挤而热闹的人群,除了恋爱的情侣们,似乎再也没人会在那里停留,而河中也越来越难看到的龙舟,除了偶尔有载客的轮渡之外,更多的只是挖沙的泥船。

    听闻今年的家乡又举办了龙舟赛,而且还是赣州地区组织的,和儿时的龙舟赛相比,虽然参与的面更广了,但却多了些其他的因素和味道,只是不知是否还能重现当年的热闹呢?

    龙舟赛,作为一项传统的民俗活动,正如逛花灯之于元宵一样,龙舟赛之于端午也正在走出越来越多人们的视线,或是以另一种方式出现在人们的眼中。有太多的民俗活动,因为种种原因,正在渐渐消亡,或是失去了往日的色彩。抢救和保护传统民俗活动,也日渐成为有识之士甚至是普通大众的共识。问题在于又该如何保护呢?如今的出路似乎不外乎两条,一是商业化,二是竞技化。商业化在于通过引入市场观念和商业运作手段来发掘民俗活动的经济价值,以维持其活力。一如有些少数民族景区将少数民族的民俗活动作为景区的固定表演项目,使得民俗活动在得以延续的同时也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价值。而竞技化则在于发掘部分民俗活动的竞技性因素,将民俗活动作为一种竞技体育来进行推广。如成立龙舟协会并将龙舟作为一种体育竞赛进行组织和推广。

    这两种方法固然都有其可取之处,也都为民俗运动的保护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当我们传统的民俗活动真正成为一种单纯的商业表演亦或是体育竞技的时候,当民俗活动从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的自发性群众性活动逐步变成与特定文化背景相分离的某些外因驱动型的活动,也早已改变了它原来的味道了吧。毕竟,传统的民俗活动,是一定的文化土壤之下的产物,是和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条件密切联系的。民俗运动衰亡或变化的根本,不在于其本身的形式或是社会的重视程度,而在于其扎根的文化土壤的消失。在社会大步的向前发展的今天,这或许是时代进步的体现,然而,这样的消失或变化,又怎能不让人感到几分悲哀和无奈。一如家乡的龙舟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