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回来已经2天了,今天才有空写点东西发上来。
一个偶然的机会,去上海出了趟差,对我而言,这也算难得的美差了。我的羽绒服在衣柜里放了将近一年之后终于又有机会出来透透气了,不过上海3到7度的温度却没有想象中的冷,所以羽绒服穿了一天又丢下了。
第一次去上海,相比于之前去的北京和济南这样的北方城市,上海的城市风格和广州多了几分相似。站在人民广场,仰望四周的高层建筑,仿佛有点身处广州体育中心的感觉。纵横交错的高架桥让城市变得更加立体,也更加压抑,色彩艳丽的大幅广告牌让城市变得更加绚丽。但是看看街边的梧桐,只有少许的黄叶迎风飘零,顿感冬日广州满眼绿色的可贵。
上海的马路堪称是上海大众和上海通用的天下,满大街随处可见桑塔纳系列,甚至包括辉腾、荣御这样的车型的出镜率都远高于其他城市,而诸如捷达这样的畅销车型在这里反而成了稀有元素。之前对上海的高房价已有所耳闻,这次来了才知道在上海给私家车上个最普通的牌照都要2、3万,不由感叹在上海立足的不宜。
周一晚上见了caicai,本来想找她出来好好聊聊,但是因为同事的缘故,所以便一起吃饭了。可惜她的房子还在装修,未能去欣赏一下她的安乐窝。其实几个月前,我们在广州曾见过一面,她见面就问我是否瘦了,亦或因为天冷衣厚的原因,所以我似乎没看出来,也怪我对女生的胖瘦一向不敏感,让她失望了,呵呵。她陪我们一起逛了外滩,领略了上海的夜色,而和她在外滩的合影,也算是弥足珍贵了。
周二去了豫园和南京路,可惜天气不好,淅淅沥沥的小雨让我们未能尽兴,也让我的照片总是曝光不足。豫园应该算是典型的苏式园林了吧,不过并不算太大,让我们略感惊讶的是见到的似乎大部分都是日本的游客。曾经去过顺德的青晖园,岭南四大名园之一,其实无论面积还是景致,都不逊于豫园,不过受制于地方和宣传,所以并不太为人所知,也算是一种遗憾了。
周三去了朱家角,本来想过去周庄亦或西塘,但是无奈路程太远,不过相比风格其实并无太大差别。街巷依河流而布局,沿河的房屋都粉刷成了白色,挂上了红红的灯笼,曾经去过顺德的逢简,相比之下,无论是保护的程度,还是商业开发的程度,都太过逊色。
利用空隙时间,我还看了一遍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书不厚,对汉、唐、宋、明、清五朝的政治、军事、赋税等制度进行了分析和比较。钱穆的书《国史大纲》之外不曾看过,所以对他也没有太多的印象,只是感觉那个时代的史家或许都有些迂腐。但是出乎我的意料的是,这本书里钱穆的语言却非常的深入浅出,甚至还有几分生动,将几朝本来生僻复杂的制度讲解的浅显易懂。更为重要的是,他将各朝的制度联系在一起讲解,让我能够从内在的发展规律和趋势的角度更好的掌握各朝的制度发展和变迁,虽然对于他的部分观点不完全赞同,但是已经是受益匪浅了。
不说那么多了,还是发点照片吧。

浦东夜景,可惜没带三脚架,所以不够清晰
东方明珠
外滩,好像是个标志性建筑来着,可惜歪了点
外滩随拍
路边的电话亭
上海的地铁
地铁,呼啸而过
人流,匆匆忙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