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这个可以发 |
敦煌藏经洞,一不留神,都发现120年了。
我能感知,国人听到这信儿,高兴不起来。虽说发现的主儿是王道士,但跟在后面的一群,都是洋名字。再后面的故事,不说了,惨了去了……
大概因为此吧,前几天开的《纪念藏经洞发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就静悄悄地无人知晓,远不如故宫600年的轰动宇内万民景仰。然而仅仅低调还是不够的,所以会议宣布——是学术研讨会宣布:中国已掌握敦煌学的国际话语权。
嗯,洋人抢走了宝贝,但我们抢回了话语权,这是何等的荣耀。不仅纪念会蓬荜生辉正能爆棚,连我胸前的红领巾都更加鲜艳了。
拿学术上的事儿抢话语权,我相信总跟芯片有点莫名其妙的关系。芯片没抢过,在敦煌学上扳回一城,也算一支奇兵——哦不,是奇葩。尽管属于失而复得,尽管心里仍隐隐作痛,但要之,我们又胜利了——君子报仇,120年不晚。
而且还有更让人高兴的事呢——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先堂就说了:“经过几代敦煌学人的研究,敦煌是什么基本搞清楚了”。这已经足够令人震惊了吧,告诉你,还有更好的消息等你欢呼呢,因为“下一步就要解决为什么的问题”了。
以前常听说,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籍。这话,大概就是抢夺敦煌学话语权的依据。但我一直没弄懂的是,科学家再有国籍,就算都双重国籍了,这跟科学无国界有半毛钱关系吗?学术研究如果也靠战狼思维来支撑,则人类认识自我认识世界的能力,终将消亡。命运都可以共同体,学术研究却搞起了夺旗游戏,这难道就是藏经洞发现120年给中国学者的唯一启示吗?
好在,抢夺敦煌学话语权这事儿,还没有达成国际共识。新闻一边哀叹敦煌流失文物已成“历史遗留问题”,一边也透露,它们将以数字化形式重回故里。就是说,伯希和们当年拿走的东西,他们的后代,尚不知抢夺话语权的重要,还肯拿出来与人共享。
这个“由中方主导的回归项目”,虽尚在筹备,但以我曾见的影印出版物动辄几千上万的卖价,对“敦煌是什么基本搞清楚了”这话,我尚狐疑。毕竟,这些册子的标价,可是中国人给中国人开出的价码。
而至于人家或指斥你搞学术政治化的“错误言论”,到时候你别急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