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太多,容易神经
(2012-02-04 02:37:13)
标签:
杂谈 |
分类: 这个可以发吗 |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这话的重点有两个:一,有精神的是人,不是地方;二,要有点精神,不是要好多精神。
过年没少在北京跑,对北京市的宣传工作相当佩服。因为几个来回下来,我就把北京精神记住了,尽管我的记性日渐衰弱。“爱国,包容,创新,厚德”,接下来,我看我能不能再使把劲,争取把它融化在血液里,那种。
因为广西的污染,刚从新闻里,又知道了广西精神。我不是广西人,没有牢记广西精神的义务。但鉴于最近“香港人忍够了”的事,明白自己首要的不是北京人,而是中国人。而既然是中国人,则从理论上讲,就该牢记全中国各地的精神。所以,我把广西精神也抄了下来——“团结和谐,爱国奉献,开放包容,创新争先”。但这一抄,我又有点犯难,广西精神的长度是北京精神的两倍,这对于我的记性来说,就是个难题了。再仔细看内容,北京精神有“爱国、包容、创新”,广西精神里也有“爱国、包容、创新”,这个要记起来,实在容易混淆。如果不慎把两者记混了,我不就犯错误了吗。不过我又很快释然,北京精神和广西精神之所以有重复的地方,无非是在证明,它们都同属于大中国罢了。
后来一查才发现,中国许多地方,不仅都有自己的精神,而且内容也大同小异。比如福建、新疆的精神里也有“爱国”,江苏和浙江的精神里也有“创新”,上海精神里也有“包容”,河北、山东的精神里,既有“包容”又有“创新”……广东精神据说还没最后落听,不过从候选内容看,也缺不了创新,只是换了个词,叫“先天下”。总之,作为一名中国人,现在再想牢记中国各地的精神,实话说,我真心里没底了。所以我希望,不如干脆弄个中国精神出来,已经有的精神作废,还没有的地方打住,都统一在中国精神的下面。这样的好处,一来我辈容易牢记,二来也避免了割裂中国、各自为政的嫌疑。因为把各地精神比较起来看,很容易产生一个困惑,一旦某地精神缺少了某项内容,就容易让人误解他们那儿不需要这个精神。比如北京精神里有“爱国”,上海精神里就没有——上海凭什么就不爱国呢?你想上海市委宣传部得担多大风险。
总之,“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老是地方上有精神,这首先就不妥了,而且现在是有好多精神,这就更不妥。鲁迅有言,精神多了,也便有了精神病。
精神多了是病,精神老变,算不算病呢?
据考据,中国许多地方的精神,从上个世纪末开始就有了。但按唯物论的原理,时世在变,精神也要变,“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所以到了本世纪初,好多精神就改了。最近这次,又是一次集中的改变精神。
与时俱进没错,但具体到精神,朝三暮四好象也不妥。一会儿一变的精神,有点儿像小孩的没长性,总给人不靠谱的感觉,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也就罢了,但也不能天天过趟水的瘾吧。何况,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一点,是我可如何才能牢记这总是变来变去的精神。这,也是我希望制造中国精神的理由。我希望,要有中国精神,就彻底想好了,弄个至少一百年不变的精神。
有鉴于北京精神也要去美国时代广场做广告了,这个任务就属于当务之急了。否则北京之后,各地精神都去时代广场做广告,世界人民会很纳闷,中国人民要干嘛?我看,要不就先把北京精神这条广告叫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