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正经的
(2011-12-07 01:42:09)
标签:
杂谈 |
分类: 这个不能发 |
说正经的,用文字影响过我生命的,有三个人。一个是鲁迅,一个是王朔,还有一个是崔健——文字还加了调。
这都是青春期那会儿必修的课程——你总要追逐个什么人,不追逐不能原谅自己。我举手问我能多选吗?于是我就在他们仨名上都画了勾。
这个追逐不带后悔的。事实证明他们仨虽然没把我拐成坏孩子,但我直到今天没有修炼出保持“平静的坏心情”的本领,与他们有直接关系。我昨天冲北京环保局骂大街,就是受王朔的影响。骂大街第一说明我的确没修炼好,不文明还一点就着。第二,说明有些事情需要讲道理,但关于北京空气质量这事儿,跟环保局那帮孙子,就不用讲道理。眼不见为净也就罢了,可在北京活着的所有生物,除非把眼捅瞎,否则不可能看不见那“轻度污染”的“霾”。看见了搂不住火,所以就必须骂大街。
而且这个第二我觉得有普世意义。讲道理得分人和事,碰上揣着明白装糊涂的,或者揣着明白撒大谎还外带损你的,你不骂他都对不起他。唯一需要斟酌的,就是怎么个骂法。是像迅爷那样拐着弯骂,还是像朔爷那样直眉瞪眼的骂。我要是会谱我或许也要向健爷学学带唱的骂——“我就去你妈的,我就去你妈的,我背后骂着你”——这样可以复沓着骂。
骂人这词,我一直觉得不准确。好多情况,人们也老把骂跟具体的人联系起来,产生误会。其实,古今中外的三字经都表明,骂更多时候是针对事而不是人。而因为那事不是人干的,所以才会有骂。因此,我认为骂大街是个准确的形容,冲着大街和空气骂,前面没有一个人,但你不会觉得骂主就是精神病。
说正经的,我一直觉得,骂即是生活的一部分,也完全有资格进入文艺。而一旦骂进入文艺,文艺陡然就有了分量,文艺家们看上去也多少有了点骨气。后来我发现,夸的文艺才是堕落的文艺,是太监文艺、耍嗲装嫩文艺,这样的文艺家,不是文艺青年,而是2B青年。再后来我又发现,即便你就是讴歌点什么,比如自然的景儿和人性的魅力,你喊一声“操”也比你喊一声“啊”来得真实自然。我原来按语音学考证过这个,但肯定还有别的原因。
听说过诽谤有罪,没听说过骂街有罪。可见,连人类自己也给自己保留了骂大街的权利。或许,骂大街是人类自我表达最后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