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伤不起"跟咆哮没半毛钱关系

(2011-04-09 23:59:09)
标签:

杂谈

分类: 这个不能发

在社科院语言所的同志提出权威解释之前,我来说说对“伤不起”的看法。

八成,这个词儿属于南方系。参考听过的若干音频小段,感觉用南方话说的“伤不起”,血统更纯正。当然,更多的“伤不起”来自键盘,外加一串惊叹号。然后,就说这叫咆哮体。

借光问问,你们谁从这些“伤不起”里听出咆哮了——如果咆哮是指“黄河在咆哮”那种的咆哮,不是电视出摊那种的嚎叫?再借光问问,如果真碰到有人用“伤不起”对你们咆哮,你们能保证不拿大嘴巴抽他吗?确认一下,真的不会抽他吗?真的真的不会抽那小丫的吗?

可以肯定一点,能让人抽大嘴巴的,百分百不会是咆哮。

语言所的同志的确应该出来做点权威解释。比如,我就觉得,“伤不起”的“起”,包括“有木有”的“有”,按普通话发音,都是上声字,拐着弯出来,天生就是副窝囊样,想咆哮也咆哮不起来。或说有的南方话里,上声字也可以读成去声,貌似也没那么窝囊。那你可以试试,用去声发这“起”、“有”二字,嘴巴关不严,一副撒气漏风的模样,还是想咆哮也咆哮不起来。对了,你再试试“咆哮”的“咆”字,一出口就跟拎着根爆破筒一样,脸前要是挡张纸能给它喷一窟窿,要多痛快有多痛快。所以,人家管这样的发音,叫爆破音。

可以让“伤不起”的主儿们伤一次的,是听听足球场上的京骂。骂街不文明,这谁都知道,但为什么全世界发达的不发达的,文明的不文明的,有文化的没文化的,从古到今都做不到不骂街呢?我认为,这是因为骂街是最直接最经济的宣泄方式。最经济好理解,第一不用费劲,上嘴皮碰下嘴皮一下就得;第二,骂街的话,一个字两个字搞定,都短小精悍,不带长篇大论的。至于最直接,说的就是骂街的语音学意义。世界诸多语言里,凡属于骂街的,所谓脏话粗话,都具有爆破音一类的咆哮效果,都能最方便地给骂人者以宣泄的生理和心理快感。足球场上的京骂,我原来研究过,“煞笔”的“笔”,这个发音,首先是阴平声,有直给的力道。其次,虽然不是爆破音,但由于可以借助强大的鼻音共鸣,加上B音对气流的先期封闭,所以发出来时,当真是一吐为快,酣畅淋漓。其实与“煞笔”比较,“牛笔”更出效果,因为“牛”也是鼻音共鸣的高手,俩字组合,堪称绝配。不要小看骂街的话,天下哪句名骂,都不是白给的,都是经过长期积累、发展和检验的。把它们说成是一种人类历史的贡献,起码从语言学的角度看,并不为过。

只有经典,才能令平庸汗颜。“伤不起”顶多掀点脑残小浪,如果再妄想扬名立万,领一时风尚,就属于臭不要脸了。科学告诉我们,不是每一种声音都敢叫咆哮,不是每一种粗口都敢叫骂街。所谓骂亦有道,“伤不起”,今后谁还好意思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