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取缔黑社会一样取缔听证会
(2009-12-14 12:24:10)
标签:
杂谈 |
中青报的记者其实挺二的。他费了半天周章,竟只为了证明,哈尔滨的水价听证会是假的。他信誓旦旦地说,开会的消费者里,登记身份与实际身份不符。
其实,仅从新闻看,我更喜欢同一个听证会里的另一则新闻。就是当身边的12个假消费者代表都不做声时,唯一一个想做声又不许做声的真消费者刘天泉急了——他拎起一瓶矿泉水,狠狠地砸在了地上。
在中国,新闻是需要力道的。老刘的新闻,就力道十足,像四道风——不讲道理的“道”,可他妈是谁不讲道理呢?
以我对哈尔滨的了解,一个假听证会,是再普通不过的真实了。官对民的手段,除了吓唬,就是欺骗。地铁的事儿我以前说过,事关好几万人的大动作,怎么办呢?简言之,就是先吓后骗。
不过,以听证会来证明哈尔滨的官风,是不恰当的。因为听证会本身,在中国任何一个地方,都仅仅意味着欺骗。因为中国的所有听证会,都证明了一个永远的悖论——占多数的消费者,永远都能通过一个伤害消费者的决策。
北京的水价听证会好象月底要开。作为北京市民之一,我当然对它没抱什么指望,也仅是从技术角度把玩一下,籍此说道一下刚才的悖论。我看了一下,即将参加听证会的,有25人。其中,消费者代表是16人。只看出席比例,按正常人的逻辑推论,其实听证会就可以不开了,因为从这个16比9,已经可以推导出结果,就是北京水价不涨——花钱买水的人,是希望花的钱越少越好的。
当然,事实上的结果,肯定会推翻理论上的结果。北京水价听证会的结果,就是肯定要涨价。对此,我敢和北京市长打赌。我赢了的意义,也仅仅是证明,北京的消费者,是希望自己多花钱买水的——我们真有觉悟,公而忘私,舍己为公,节能减排,感动中国。
其实就算是为了彰显我们的觉悟,听证会也应该取消,因为它伤害了我们这些好市民纯洁的奉献精神。我们有理由激奋地喊出:请不要侮辱我们。我们的觉悟不需要听证。
所以,无论从正反歪侧哪个方面来讲,在中国,从来就不应该有听证会。如果非要有点什么的话,我宁愿是上访。当然,上访也是假的,这两天不是刚出了个美国哈佛洋妞,也访了7个月吗?不过,尽管上访也是假的,但我在意的是,上访比较听证,起码它不是附和,而是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