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是FQ我是JY

(2009-09-30 17:58:25)
标签:

杂谈

鲁迅让我景仰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只当JY,不当FQ(关于鲁迅到底算JY还是FQ,不在此论)。起码,从他的文字里,是这样的。

别管人这样是不是因为留学的缘故,总之,能坚定不移地站在JY的路线上,顶盔贯甲,匕首投枪,行不更名,坐不换马甲,做到这一点,扪心自问,真的不容易。我猜,那的确是需要一点精神的。

在天涯,杂谈和国观,分属JY和FQ的大本营。假以时日,我看还可能发展成JY和FQ两股极端势力在网络上的恐怖主义基地组织。人以群分,这话不假,尤以政治标签为甚。但早上磨肩擦踵上班时,彼此却看不到对方的政治标签。相反,公车上,倒是很可能见到JY给FQ让座;地铁里,FQ的汉在泡JY的妞。远不像人家蔡英文妹妹说起国民党,一不称国民党,二不称执政党,而直接说成“敌人”。只有回到网上,多数是在半夜,人们才会重披马甲,别上标签,习惯性地列开阵营,杀个痛快。

五世达赖作《西藏王臣记》,讲到高僧大德或者君王贵胄离世时,总要把自拟的几种表象分派给众人。比如所谓P民吧,他就只能看到松赞干布之死,是因为女仆生病,先染给赤尊公主,又传给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结果三人死在了彭域色莫岗,埋进了琼结的藏王墓。而达赖自己看到的,则是三人来到大昭寺,“化为光团,旋即融入于大悲观音心间”。虽然很难说清楚到底P民看到的是真,还是达赖看到的是真,但总归他们所见,的确是不同的。

拿这个类比JY和FQ的眼界,多少也能成立。除去意气用事的成分,他们之间的争斗,总有着各自的理由,由此也可见争斗的认真,和各自对自己眼界的忠贞。但事实呢,又偏偏出于两个阵营的所见,既非彼亦非此,而是第三种,或者正是真正的事实。好比刚才的例子,松赞干布,和尼妃汉妃,并非同时死去。那么,关于到底是“交叉传染”还是“化为光团”之争,还有什么意义吗?

于是,事情又回到了原点:因为人是分FQ和JY两种以至更多种的,所以需要用某种方式表现出这样的分类。既然目的是分拨,而不是分拨之后的最终结果,那么,关于争斗本身,其价值也就几乎等于零了。

在这样的前提下,再出现摇摆甚至变节,就是一种真的荒诞。而这个荒诞的走向,就是把政治的分拨游戏,化为娱乐的“光团”。所以你看,天涯最热闹的地界儿,既不是杂谈也不是国观,而是娱乐八卦。

据说台湾人民还沉浸在政治斗争里不能自拔,这的确有点OUT了。且看我们的天涯淫民,早已经扬弃了他们的政治情结,而且十年了都。我多希望看到,中国的政治小儿,赶早儿来到一汪池水边上,顾影自怜,悲从中生,还被环卫大爷严厉斥责一句:你丫把纸巾拣起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