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萨迦不是洒家

(2009-09-02 00:38:11)
标签:

杂谈

才知道,北京的白塔寺和护国寺,都是萨迦派的庙。一想也对,这俩寺本是元代建的,当年蒙古皇帝引进藏传佛教,别人没看上,单宗了萨迦派。等在北京扎下根,自然要建萨迦派的庙。后来大清皇帝上台,稀罕达赖和班禅,当然也就稀罕上格鲁派。所以,雍和宫和黄寺,也就是格鲁派的庙无疑了。

生在北京长在北京,可这俩庙我居然从没去过。原来坐13路进阜成门,白塔倒是老见,印象却并不好,总是联想到枯藤老树昏鸦,一派萧索的味道。即便后来知道它乃全国最大,也并没产生细看的兴趣。等10月25号吧,据说每年这个日子口儿,都有“转塔”仪式,想必跟西藏的转山转庙是一个意思吧,总之有了人气儿,我感觉就比看个孤零零的白塔强。

护国寺就更没概念了,好象连影子我都没见过。跟护国寺有关的,打小儿我只记住了护国寺小吃。那可是北京最好的清真小吃,刚工作时,每周在平安里倒331前,只要兜里钱够,总会在把角儿邮局旁边的小窗口,买上一袋儿糖耳朵、驴打滚和艾窝窝。可见,人民的嘴比起人民的心灵,总是更馋一点。

至于萨迦派的主庙萨迦寺,就远在西藏的萨迦县了。今年3月我刚去过,是挺雄伟的,小小县城还不够给它当陪衬。但庙看多了也麻木,印象最深的,是庙的颜色的确跟别人不一样——萨迦就是灰白色土的意思。

萨迦派有今天的名望,还得说是蒙古人的功劳。顶尖的角色,要算萨迦五祖里的老四萨班。他的佛学造诣单说,尤其被人今人念叨的,却是作为联系西藏与内地的重要人物,换个词儿说,是维护祖国统一的先驱。具体的事迹,是他跑了趟蒙古,一看人家兵多将广的,打是打不过,就写了封《致蕃人书》,招集大伙儿投了蒙古。这么一说,多少有点出卖的意思,但居然没人提这茬儿。这也说明,那个年月,所谓国家的意识,地根上的确没有形成。人们顶多意识到了藏蒙的关系,但也远未自觉到现代政治下关系的内涵。否则,早有人要骂藏奸了。

萨迦的接班人,就是著名的八思巴了。八思巴的显赫,在于他做了忽必烈的帝师,也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对于光大藏传佛教,造就萨迦派的历史顶点,八思巴功不让人。至于传得特热乎的八思巴文,功劳倒该记在他师傅萨班身上,基础工作全是他打下的。不过我有一点不明,当初萨班为蒙古人制作文字时,除了借鉴了藏文,为什么还借鉴了畏兀尔文?

萨迦派的修行,讲究先修显宗后修密宗。显宗教义里,最核心的内容貌似就三句话:“首破非福”,“中破我执”,“后破所有见”,据说继承的是印度佛学家龙树的佛教观。话到这儿就比较深了,我是说不清楚,仅举个相对明白的例子:话说修慈悲心(何为慈悲,以下略去10000字),萨迦讲究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母亲修,第二阶段为亲朋好友修,第三阶段为敌人修,第四阶段为众生修。境界自然是越走越高,但首要的,看来还是百善孝为先。

藏传佛教,仅从萨迦看,也够得上博大了。而以现代学科的分类做衡量,貌似又可以覆盖所有学科。所谓“格西”的考验,的确也当得起学者和专家。但是,我还是比较腻歪类似“佛教哲学”之类的奇怪词组,总感觉这还是两股道上的事,没必要搞成大一统,非要谁把谁归类成自己的一部。如果混杂成了习惯,以后真想互做参详时,恐怕倒没了准星。

说萨班学问大,这话是有来由的。人家毕竟写了好多书,其中一部最通俗的,还是诗歌体,叫《萨迦格言》,号称“西藏的论语”。摘两句如下:“不询不辩于学者,不知学识之深浅,犹如槌子不擂鼓,彼与余物有何异”。

译文真的很糟糕的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私密博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