攘外必先安内
(2009-08-13 01:42:46)
标签:
杂谈 |
话说台湾媒体民调胡马会,电视采访了仨年轻人。最后一个女孩持保留意见,说:先安内再攘外,先把台湾自己的事搞好……
呵呵,老蒋之后,21世纪,台湾女孩……“攘外必先安内”重出江湖,有点儿喜剧。感受一:俗话说“不把自己当外人”,貌似这是一种美德,但也容易引起热脸贴冷屁股的尴尬。女孩就把自己当了外人,台湾是内,大陆是外,分得清楚;感受二:后面跟的这句“先把自己的事搞好”,其实也耳熟,而且原创是大陆的领导。两耳不闻窗外事,曾经是一种生活态度,一门心思搞建设,现在还是制国方略。女孩虽然把自己当了外人,但估计大陆的新闻没少看,话里话外带出来的几句,透着政治有高度;感受三:……另起一段吧。
感受三:“攘外必先安内”。虽然曾经被贴上反动标签,成了卖国的口号,但能深入人心,让女孩牢记,说明还是有它的道理,而且可以算是大道理那种。只是这个道理,当年被老蒋说成了“攘外必先安内”,现在被领导们换成了“先把自己的事搞好”,意思其实一样。
然而毕竟是台湾女孩,终究还是不知道什么叫辨证唯物主义,什么叫“攘外必先安内”的活学活用。女娃啊,要想学好政治,这堂课你必须给我听好。
话说以中国之名,包括台湾,都属内,所谓外,就是边境线以外。但要之,最大的“外”,倒不在美国,也不是南极和火星,而在边境线上尚未说清归属的地方。具体而言,像钓鱼岛、南海群岛、藏南……对于安内而言,这些敏感之“外”,独有着神奇的“安内”效果。一般而言,我们叫它转移视线。
恐怕不是军迷,只要常看新闻的,总能感受到中国并不太平。亡我之心不死的,大有人在,今天告诉你印度增兵十万,明天告诉你日本军舰跟踪,后天告诉你南沙群岛被占。还辛酸地分析说,原来咱们被列强欺负,现在居然列弱也来欺负了。一看也属于婶可忍叔不可忍。
原来我也老认真的,每次热血都会沸腾,除了没喊出打仗我第一个上外,其他都考虑过了,包括去敌人那边潜伏,扮假夫妻什么的。大概是因为这种“外”消息越来越多的缘故,甚至马虎到太过集中宣布和定时定点发布,本来已经习惯和麻木了,不怎么沸腾了,就像以色列同学已经习惯天天扛枪上班那样,现在却又多了一层阴谋论的怀疑——事情真有那么严重吗?如果真有那么严重,干吗光嚷嚷呢?干吗不让我去潜伏?
狼来了的故事,如果仅止于此也就罢了。别我更热血的人(据说还有叫铁血的),长期灌输这些信息,人家就不仅仅是怀疑,而是发出了呐喊:不惜一战。这一喊不要紧,却让施放风声者自己被束缚起来。因为你不给人家一个交代,一个清晰和稳妥的交代,人家就要喊你卖国贼。
比如这次的中印边境谈判,舆论是早就造了,我们被欺负得跟孙子似的。那好,大家看你怎么谈?看你如何谈出个扬眉吐气的结果来。这么一关注,又有点儿瞎——能谈出个对被撩拨起来的人们有所交代的结果吗?话有点儿绕——简单说,天天嚷嚷被占领的9万平方公里,已经深入人心,现在,包括以后,你给个准信,能要回来吗?
光给个被占领的概念,却省略了其他,这就是自己酿苦果。想想吧,等哪天你要跟大伙说咱要不回来了,你那帖子得挨多少砖头?而这些砖头,只能说是自己惹的祸,而且不是小祸——因为你就被当成了卖国贼。别说中国现在流行爱国贼,回头真正被收拾的,几辈子不能翻身的,只有卖国贼,没有爱国贼。
台湾女孩你洗洗睡吧,都忘了本来是给你上课的。现在我们改自己研讨了——攘外必先安内的非受迫性失误。从这一点上看,我们该向你学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