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门的走向

(2009-07-09 21:13:23)
标签:

杂谈

N年前,尼克松牺牲了自己,界定了“门”的概念——政治丑闻。虽然是丑闻之“门”,但人民若想攀附一把,却是根本没戏的。由此可见,这个世界的确是不公平的。

政治既然高远,无法“咸于维新”,不妨就给“门”降格。好比北京的宅门,富贵之家的“垂花门”自然气派,但小民百姓也总有个“如意门”。于是,“门”的含义里,政治被悄悄剔除了,仅仅剩下了丑闻。这个,就是人民的智慧。而偷梁换柱背后的伟大意义,则是基本权利的诉求——坏事也是可以人人有份的。

不过,这也仅仅是沿革的开始。现在,“门”已经被定义为“具有爆炸性的事情或新闻”了。等于说,连“丑闻”也被悄悄剔除了。如果仅从字面上看这定义,如果不掰斥“爆炸性”这三个字的话,“门”的负面罪名已经被洗脱了。这一来,人人可以有份不说,甚至还可以不担负骂名的嫌疑。这可多好。

保守估计,“门”的明天将会是光辉灿烂的,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都不如它。如果落实在文字上,大约可以说是:门就是很轰动很轰动的天大的好事。能够想到的,比如国庆60周年、中国收复南海、油价全世界第一,等等,都可以说是“门”。

然而也要警惕,当“门”真变成那样了,它就等于还原了一个面目,即并非人人都有一份的垄断性。另外,好事的“门”,和丑闻的“门”,人们会更喜欢看哪个呢?被冷落也是分分钟的事。没准,那个时候,又该有人牺牲自己,另外创造一个新词来替代“门”的原始意义了——比如“窗”。还真的很形象呢——摸奶窗、脱裤窗,一个一个的小视频,正体现了偷窥的本意——WINDOWS不就是视窗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葬礼属于人民
后一篇:7027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