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的限行

(2008-10-15 01:29:40)
标签:

杂谈

关于北京的限行,除了不坚决地执行,其实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但新鲜的宣传还是不断涌现。这些宣传,与网上的调侃混杂在一起看,倒让北京的限行越来越娱乐了。

比如报纸上的一条宣传是:北京市民开始忙着拼车了。当然,拼车的初衷可以是响应号召,但也可以是像鲁迅说的,“你有狼牙棒,我有天灵盖。”甚至还有更“离谱”的感慨呢:下辈子打死不做中国人。

因为一个限行而能让人联想到更改国籍,这的确有点儿夸张。好在那是下辈子的事,这辈子他也就是生点儿异心了。但异心在中国,毛毛雨了,属于最不要紧的东西。证据是,网络上铺天盖地的谴责声音,又有什么用呢?你看到有谁露头做个解释了吗?没有,大家所看到的,仅仅是没有生命的一纸通告。中国的事情,大约只有闹到出了人命,才会见到活的面孔出来,比如奶粉,比如垮坝。

虽然不出来,但他们的确也没闲着。比如,除了原来的60%市民拥护限行的调查外,即时的调查也在不断新鲜出炉。今天的最新调查是,有80万市民改乘了公交车。数字来得怎么这么快呢?窍门是,从前一天的另一个数字里得出:每天受到限行的车辆是80万辆。恩,明白了:这80万辆车,每辆车只坐了司机一个人,因此得出了80万人坐公交的结论。当然,这里还肯定包括了那部分原来做公车的官们。呵呵,如果这样的调查也能相信,中国还有什么事我不相信呢?

比较而言,真正“天灵盖”的,倒是那些坚决不执行的市民。报纸上说,违规上路的车还是有的,因为后来的通告又说,第一周内违规,以“教育为主”,不加处罚。可以理解,既然连调查数据做假都这么没水平,那么靠他们“教育”出来的人民,自然也免不了钻钻空子。而钻空子,又的确是受他们“教育”的正果——你能公开地钻立法的空子,我逊一点,偷偷钻执法的空子总行吧。

不过,还是要在此纠正一下北京市民的几个误区:

一、是关于“登鼻子上脸”。以为奥运时期积极配合单双号限行是给了鼻子,因而断定奥运

之后新的限行令不会出台,这是典型的幼稚病。须知,在中国,无论对方是谁,凡给了鼻子,就肯定上脸。一时还没上的,那也是阴谋,憋着更坏的主意。所以,最有效的应对是,连鼻子都不给。知道什么叫“予及汝偕亡”吗?就是为了不让你登,我连鼻子都割掉。

二、不要追着公车没完没了。因为连自己开车的权利都保不住的一群人,是没有资格监督政府和官员是否坐车的——连妄想的资格都没有。批评家们做这样的评论,媒体上做这样的宣传,其目的仅仅是转移视线,似乎在说:我们官都这样了,你们百姓还能不这样?当然我们更应该明白,官是不可能与我们百姓“偕亡”的。

三、不要以为到此为止了。试行的期限是半年,半年之后要总结。总结什么呢?不是总结限行的成果或者不足,而是总结如何使市民被迫接受的经验,并为制定长效机制打基础。半年在中国,基本可以定义为足够“习惯”以至“健忘”某事的良药,哪怕这件事曾经让自己痛心疾首。

四、关于“极端天气”。这也是不能以为到此为止的一部分。因为通告早说了,如遇极端天气,还要有更严酷的临时限行措施。其实我现在已经猜到这些“极端天气”出现的时间了,大家也不妨猜猜看。至于那措施有多严酷,我还摸不准,恢复一下单双号应该是小儿科了,1234567890全停也未可知。

没有办法,当你发现自己面对北京限行无能为力时,你只能以娱乐的态度看待它。于是你应该知道,车子开5000公里是需要保养的,不开而放了三个月,同样需要保养。你还应该明白,如果没有汽车,也就没有了车祸,那条新闻里的政协主席可能就会因此保全性命的。你还要有想象力,因为新闻里也刚说了,汽车除了开之外,还可以放在地库里当床用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新闻解读
后一篇:浪离格浪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