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就差过金牌榜这一关了

(2008-08-09 17:23:40)
标签:

杂谈

女举48公斤搞定,天涯上已经给冠军起了绰号——大霞。

那边呢,杜丽和赵颖慧,双保险连块铜牌都没保住,上下唏嘘。

有记者就问崔大林这是咋回事,他说:谁说这块金牌就是你的?

你崔大林真算说对了——谁说这块金牌就是你的?

不对吧。说这块金牌是你的,这话,好象不是我们观众说的吧?是媒体瞎得得吗?媒体的得得从哪来的呢?还不是你体育总局的雄心抱负。

有个问题:如果连大霞那块金牌也丢了呢?你崔大林还敢不敢拿这话搪塞?我肯定你的话不敢这么放肆。

人民的寄托啊。人民的寄托像块大石头是吧,压得谁谁都透不过来气。但是,中国体育的举国体制,如果没有人民的寄托,哪来的那么多钱?哪来的体育官僚阶层的名利双收?所以,不要埋怨人民给你的压力,如果哪天人民真的一撤劲儿,不寄托了,你们恐怕连吃饭都是个问题。

把金牌看得比命都重。这就是中国的现实。电视里第一次出现的金牌榜,同样一块金牌,明明是捷克先拿到的,却非要把我们自己的名次放在人家前面。金牌还代表了我们的面子。

好象有个电视嘉宾说过,说我们中国老把金牌榜看得最重,而欧美呢,把奖牌榜看得最重,把总分排名看得最重。比如上届,美国金牌35块,比我们多3块。银牌呢,他们有39块,比我们多了22块。铜牌也差不多,29比14。加起来一算,美国103块,我们63块。事实上,连金牌比我们少的俄罗斯,总奖牌也达到了92块。

怎么看这事?如果还依着抢金牌的逻辑分析,就是说,人家的那几十块银牌铜牌,就是潜在的金牌。假如说打个50%的概率,人家的金牌坯子就比我们多了10块以上。

但能不能不这样算计呢。田径、游泳、球类,从全民参与的角度看,这些项目是能够体现国民运动素质的大项。而如果抛开这些竞技体育,只看我们日常生活中国民体育锻炼的规模和热衷程度,我们自己心里明白我们到底是个什么性质的体育大国。这已经成为一个传统了——中国是体育观众最多的国度。但中国国民亲身参与体育的比例又是多少呢?我觉得需要一个相对准确的调查数据。

29个大脚印,中国已经有了别着自己名片的奥运会。开幕式有多好单说,反正世界的眼睛都盯着这里。什么意思呢?说明我们的名分已经不用金牌来证明了——如果我们真的时常需要名分的话。而且我相信,如果我们真的放下了金牌这个包袱,我们的金牌难道就会减少吗?

入场式上,最美丽的画面是什么?是不论大国小国人多人少,运动员都放肆地笑成了花。这样的笑,不是对金牌的垂涎,而是对参与的投入。

听我说没错——过了金牌这一关,我们的心智将是另一个境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回头看悬念
后一篇:PS: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