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五十岁以上的广州人肺都是黑色的”。
非典以来,钟南山院士的每次说话都带着领袖气质,都有明星范儿。
我一直怀疑类似的钟氏语录究竟是不是他的原创,但现在看,即便不是原创,即便是媒体做了深加工,但既然钟院士从来没有出来澄清,那不妨就当作他的专利吧。
可他毕竟是个医生,还是院士,叫科学家更合适。以非典给他带来的荣耀,还可以叫有良心的科学家、敢说真话的科学家。
用这些头衔来衡量“五十岁以上的广州人肺都是黑色的”这句话,“敢说”这点显然已经做到了,“良心”好象也不该怀疑他,“真话”呢?起码他不似在撒谎。但是,这句话究竟是不是一个医生、院士、科学家应该说的话?
我不知道钟院士此话有没有一个权威的数据做支撑?这个数据的得出,是不是就像此话表述的那样绝对化?如果不是,那么,在一个具有权威性的学术会议上发布这个结论,是不是一个科学家应有的科学态度?如果也不是,那么,一位院士为什么非要做出如此绝对化的表述呢?以我的判断,这样夸张和绝对的理由,显然不是“敢说”、“良心”和“真话”能够说明的,它应该还有更多的念头。
不用地震也能证明,中国的民意取向,向来以偶像崇拜的方式演绎着。各色的意见领袖,都希望以民意代言人的身份自表。其中,以反权威获得权威、以专业垄断进行讹诈,又是比较新兴的率众方式。钟院士振聋发聩的话语,就是取巧地利用了民意,同时也取巧地利用了一个基本事实,再用自己科学家的身份,做了一次精彩的邀宠。
阴险的还不仅仅如此。因为他知道,我不可能切开广州所有五十岁以上人的肺一一查验,所以我永远无法用科学的方法驳倒他的话。因为他还知道,没有人敢怀疑这句话背后大气污染日趋严重的事实背景,谁怀疑谁就是把中国人的生命当儿戏。这叫什么?这就叫“下套”。
但是,我还是要问钟院士:一个科学家的表述方式应该是这样的吗?追求哗众效果的表述方式,难道就是对中国人生命的尊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