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的评论等于谣言

(2008-05-23 17:57:21)
标签:

杂谈

绵阳九洲体育馆何以大震不倒?

这是篇评论的标题。作者给出的答案是,是因为提高了抗震设计标准。

事实是什么样的?以我在绵阳市区所见,不但这个体育馆没倒,绵阳的建筑没一个倒的。如果按评论者的逻辑分析,所有的绵阳建筑,虽然未必如体育馆那样提高了抗震设计标准,但起码符合了应有的抗震设计标准。而且它们都没有倒的事实证明,这些建筑似乎更符合实际需求。

所有,“何以大震不倒”背后的问责之声,是对绵阳其他建筑的不公平批评。说实话,这个标题传递出来的信息,已经接近于谣言——“绵阳九洲体育馆何以大震不倒?”说得好象绵阳的其他建筑都倒了似的。

大震之后,对建筑质量的问责从来就没断过。突出的表现是,对学校建筑质量的普遍不满。在好多人看来,这回大量孩子的死亡,跟学校建筑的质量有着很强的因果关系。

是不是这样?在最终的调查结果出来之前,所有评价只是猜测。既然猜测,我不妨也以我的见闻和体会说说学校垮塌和学生大量死亡的原因。

从建筑结构看,学校建筑的构造不同于其他建筑。因为教室需要几十上百的人员容量,所以它的开间必然大。比较而言,一个宾馆标间的结构应该比一间教室的结构要安全。这是个客观事实。至于学生死亡数量多,这更与当时学生因上课而造成的人群高密度有关。同样的垮塌发生,一间教室里的死亡数量,肯定比一间标间里的数量要多。举个例子,北川有个信用社大楼,因为地震时正开大会,70多人高度集中,所以这个单位也成了北川损失最大的机构之一。

从概论上看,灾区建筑的质量,不可能不存在问题。所谓王八蛋工程,肯定有。但是,如果仅从感情出发问责这个问题,从概论上讲,也肯定会造成误伤。特别是这种问责一旦出自所谓专家之口时,这种误伤恐怕就成了一种构陷。

在北川的废墟上,绝大多数房屋是垮塌的,有的楼房,垮塌后的高度连一米都不到。也有没倒的,有倾斜的,有剩下一片墙的……这些房屋受损程度的不同,是不是就是评定它们建筑质量的标准?我心里一直存着问号。

从现场的判断看,我认为建筑物受损程度的差异,如果与建筑质量有关,也只是次要的关系。首要的关系是:建筑物的地理位置。

这里有两层意思。第一,是建筑物是否处于断裂带上。这个断裂带的概念不是大的概念,而是具体到是挨着江边还是挨着山脚的细微概念。这个细微的差别,足以造成建筑物受损程度的天壤之别。第二,建筑物是否处于滑坡范围内。给我的感觉,山体滑坡比地表震动的杀伤力要大得多得多。一间房子可能扛得住8级震撼,但它肯定扛不住巨大的山石流的猛烈冲击和掩埋。在北川县城,一般变成一地碎片的废墟,都是被山体滑坡摧毁的。

我相信,真正的专家评论,应该比我的判断更权威更准确。但是,坐家里靠看新闻做出的专家评论除外。事实上,因为专家评论的专业性,人们对他们的信任就很容易赋予他们某种超越评论的权力,这种权力,用好了,是对信任者的报答,用坏了,就会伤及无辜。在今天问责制已经被官民广泛认同的前提下,我们更要把握好问责的准确性。好的问责,不是一棍子打倒一大片,更不是情绪发作,而是该戴花的戴花,该收拾的收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预报是好事
后一篇:家在背上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