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非典那年,后来有个反思——叫“恐慌过度”。
中国是个喜欢谣言的地方,有两个证据,一是传得快,二是传得走样。两相结合,谣言就越来越是谣言,而相信谣言的结果,就是恐慌过度。其实,在非典的中后期,科学已经完败给了谣言。谣言之下,北京人出门就是老鼠过街,想透口气?哪个村口都有站岗放哨的,让人缅怀坚壁清野打鬼子。
关于谣言诞生的原因,有一种普遍的说法,就是资讯透明度不高。我再加一个,就是中国人缺乏独立的判断。好些事情,不是非典那样的事情,透明度高倒是高,但明显缺乏逻辑,是假透明,但公众的判断却出奇地一致坚信。你说这和听信谣言有什么区别?还有,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话的后半句是说透明度的,但大家往往忽略了前半句——为什么好事不出门呢?好事按说是很喜欢透明的,但出不了门,只能说明大家不喜欢听好事,大家的判断里,既缺乏甄别到底是不是好事的意识,又缺乏对好事应有的态度。
大雪灾会不会出现恐慌过度?这还说不准。但我看,至少已经出现了联想过度。按说,凡是天灾,必然伴随人祸,这也算规律了。怎么办?我们的主要问题是解决天灾还是解决人祸?这是考察我们心里到底是不是真正关心受灾者的一个指标。有人惊诧继而喝问为什么高压线塔都会倒掉,认为那又是王八蛋工程捣得鬼,是典型的人祸,必须追查到底。怎么说服这样的愤青呢?我只能告诉他,你还是多捐点吧。因为第一,你追查出来的结果肯定令你大失所望,第二,你的追查对于目前的灾民来讲没有任何帮助,他们要的是棉衣和蜡烛,而不是青天大老爷。
大概是因为人祸的暗示吧,上海重庆相继关闭了景观灯。从上海估计能因此节电百分之零点三的效果看,姿态的意味远远大于实际节电的意义。为什么要摆这个姿态?我想也是害怕人祸上身使然。如果初衷真是这样,那你应该摆出的姿态更牛比一些——既不关灯,又不影响市民用电。因为过年也是中国人心里的大事,把抗灾当成唯一的事情,客观上就冲淡了过年的气氛,影响了大家过年的心情,也是对百姓不好交代的。
如何面对灾难,如何面对春节里遇到的灾难,这是一个态度和能力问题,也是一个观念问题。个人认为,这场天灾远未到让我们举国悲情、诸事不宜的程度。我们完全有能力、更应该有自信把灾抗好,同时把年也过好。这点,我们应该学学老外,九一一之后,美国人用坚持工作代替了躲避家中,地铁大爆炸之后,英国人用照旧乘地铁宣布着自信和抗议。
这么看,围绕自贡灯会的争论就显得小气了许多,办吧,好象怨声载道,不办吧,也好象怨声载道。媒体也没劲,连人祸都不说了,非扯着暂停是不是因为它家报道的功劳没完没了絮叨,似乎想拿这事给自己贴金。这都是联想过度的表现,从根上讲,就是恐慌过度。
我们能不能变得有胆识一些?能不能在这个关口,学学老邓当年说香港的样子——灾要抗,年照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