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人的脑袋

(2007-10-23 02:06:48)
标签:

其他频道

 

《信息时报》搞了个调查,问大伙儿:你们认为华南虎那事是真是假?马上有网友不干了,说这事正确答案是惟一的,干吗还来民意测验。难道科学的真假还得凭投票来决定?

问得对。看来调查者是脑袋进水了。不过,我还是愿意为进水的脑袋抢白一句:这个调查的目的,并非要籍此决出个真假,它的价值,正是在科学还没给出结论的时候,看公众是怎么看待这事的。这个民意,就是公众对这样一则新闻的态度。放大说,就是中国人对新闻真实性的态度——出了一事,报道满天飞,你信吗?

我偷偷看了眼调查结果,将近一半的人认为这事是假的。这也是一个问题——为什么当科学的结论尚未出来时,大家就这么肯定这事是假的呢?这,就是个态度。还原一下我当初的判断,完全是直觉的,根本没过脑子,跟看见烤鸡翅就流口水一样。但为什么看见烤鸡翅就会流口水呢?巴甫洛夫给出的答案叫条件反射。那么,这则新闻给出的“条件”又是什么呢?怎么偏偏就反射出打死也不信的结果?设想一下也好玩:如果最终的鉴定证明这事是真的,那么,为什么一件真事却被大多数人认为是假事呢?难道是大多数人的脑袋进水了?

我不信。我确信的是,即便大多数人都错了,恰恰却说明了公众对媒体诚信的怀疑程度。他们的怀疑尽管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支撑,但最起码的一个出发点,是来自他们的经验判断。以我自己的经验,中国的新闻,有些是不敢造假的,比如十七大,但有些是可以造假的,比如华南虎。可以造假的新闻里,则造假的概率一定很高。关于这个,可以回忆一下娱乐新闻里的常规作法——没影的事,一定说成有影;有了影的事,则肯定看成双影。所以,我们后来都学会了经验判断:一旦哪个明星出事了,别管好事糗事,我们的第一反应肯定是:丫在炒作。

中国媒体的诚信度已经降低到了如此可怜的水平上。到底是谁的脑袋进水了?

可怜的当然不仅是媒体。每天面对海量的信息,我们必须养成酷爱甄别的怀疑主义精神。这种精神还习惯性地感染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买东西是要打假的,吃个饭是要算小票的,领导的表扬是要反着琢磨的,谈个恋爱是要提防丫是冲着钱来的……我们已经不会信任很多东西了,我们如果还有信任的时候,则我们一定会考虑信任的成本。

有时候的确想给自己一个功课做做:在我每天所说的话里,有几句是假话?百分比是多少?为什么要说假话?说真话的后果会是什么?为什么说真话却有着相反的后果?如果一个社会学者能把100个中国人的每日言行做个连续的记录,我相信他定会获得一个有价值的调查报告。

一种说法是,在中国,说假话的风险成本太低,起码远低于说真话的成本,所以不说白不说。还真是这样吧。华南虎这事一出来,先是那拍照的周猎手说,如是假的,他宁可掉脑袋。后来有个质疑他的专家也发誓,说如果他判断有误,也宁可掉脑袋。“提头来见”,中国人喜欢发这样的毒誓,跟这有一拼的毒誓还特多:“我是你孙子”、“我不是人养的”、“我生孩子没屁眼”……都够毒,可毒来毒去,我发现,没一个说话算数的,因为每个说假话的人,绝对不可能真正成为对方的孙子;除了人,大约也不会是别的东西养的;如果不PS,孩子的屁眼儿也保准会有的。即便“提头来见”,死了还能拎着自己脑袋来,则肯定还是不想死。所以,这些毒誓,其实也都是假的,没人会当真。问题是,不当真的誓,那还叫誓吗?但是,我们中国人,就这么从古至今发了好几千年不当真的誓。

据说人的脑袋从容量上看也没比大象多多少,还据说人的基因跟耗子也没多大差别,可大象和耗子从来不会欺骗,我就怀疑是不是我们人天生就是一种欺骗的动物,身上就有一种专管欺骗的基因。如果是这样,倒也简单了。不是深圳那边都弄出人的完整基因图了吗?好象开价20万一张。我要是依此修改自己的基因,我就告诉大夫,先把我身上管欺骗的那个基因去掉,烧了,化了,怎么干净怎么来。

可大夫要是骗我怎么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