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其他频道 |
今年的诺贝尔又发奖了,每天发一项,慢慢抻着你,远不如奥斯卡颁奖来得痛快——一晚上就全搞定了。
中国人这些年对诺贝尔有一种情结。一边远远地看着人家发奖领奖,一边掰着指头琢磨中国人什么时候也能弄一个回家。不服气的说诺贝尔搞歧视,犯酸的说就不应该搭理诺贝尔。我把这些都当成是中国人诺贝尔情结的不同表达方式,没错,骂诺贝尔最狠的,没准他的情结倒更重些。其他的表达方式还有:就连另类诺贝尔奖也占据了中国媒体的重要位置。而没事就请几个诺奖得主来咱们这走穴,则已经把诺贝尔奖在中国市场化了。知道吗?就在咱们的建材市场,那个军火商的大名,都已经刻在我们的瓷砖上了。也好,天天踩它,也算对诺贝尔奖的另类惦记。
米卢说踢球是一种态度,看来端正态度也可放之四海。可我们对诺贝尔奖的态度,似乎从来就没端正过。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矫枉过正是我们态度不端正的重要标志。态度不端正,说明我们的心态出了问题,一个是急功近利,一个是自卑。这样的心态下,就很容易产生妄想和失态,就很容易把拿诺贝尔奖跟拿奥斯卡、嘎纳、威尼斯奖们混为一谈。
说到这儿,其实,我对许多所谓的评奖都抱有质疑。一个单一的评价标准,是不是就有权力对人类某一领域的发展品头论足,甚至成为左右该领域继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即便如电影这种大众文化,显然评价标准的单一化是不合理的,你喜欢的,可能正是我讨厌的。所以,电影评奖,根本性质还是一种娱乐,不同的电影奖并存,也说明了电影的评价标准并非一个严肃的东西。大家只当玩玩儿好了。
但科学可是严肃的东西,对待科学,我认为底线是应该拿出科学的态度来对待它。那么,什么是科学的态度呢?起码,不应该像给电影发奖那样,弄出一个大而化之的标准,然后一人一票地搞选举。如果非要搞,那也要在更长的时间基础上,对科学做出符合事实的数量化判断和评价之后。
说到底,科学是拿来为人所用的,是要为人类发展卖把子力气的。1977年秋天的时候,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当时《人民日报》的标题题是: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科学成了“四化”之一,说明我们看清楚了,科学对中国的发展具有非常现实的重要作用。这才是科学的本职工作,是科学存在的理由。为拿奖搞科学,那叫脑袋被门给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