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伪善是伪善者的通行证

(2007-09-29 23:12:08)
标签:

其他频道

 

去年的《南方周末》年终盘点,是个虚伪的作品。当时气不过,写了篇东西专门损了损他们。

想起这事,是因为看到了《新京报》前几天的一篇东西,就是高一飞的《像河北那样推广注射死刑》。我觉得,选择这样的关注点,本身就有问题。如果说别的作秀都是在玩飘儿,那关注怎么个死法就是一种严肃的作秀。貌似严肃,但性质是作秀。如果放在保护人的权利角度去看,我觉得用作秀的方式保护,等于埋汰人的权利。

因为他说的我们都明白——注射死刑符合人权和人道。据我所知,更符合人权和人道的说法,还有取消死刑呢,把枪毙改成注射,也还显得假惺惺的。但是,我们为什么还没有取消死刑?这个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那些人好象真的没有看见,或者看见了也假装没看见,只抱着一个理想在那可劲YY,更显出他们要大家看的,不是那个理想,而是那个抱着它的人。

关于中国还做不到全面实施注射死刑的原因,高一飞自己也说了,是因为好多法院还没有固定的执行场地,没有注射人员,注射死刑的药物价格昂贵,等等。既然客观条件尚不允许,那么你又何必大肆鼓吹呢?一个大家都明白的道理,你还在反复念叨如祥林嫂,那我只能怀疑你对这个道理的推崇是否真诚了。

不客气地说,《新京报》感染了《南方周末》的虚伪和轻佻,越来越神似了。我记得他们在关注死刑方式之前,大约在去年吧,还关心了好一阵儿乞丐的权利。他们组织的一批评论文章,给我的印象,只是没完没了地在呼号:乞讨也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我还是那句话,这道理我们都明白,只是,中国的现实距离这样的理想社会还有多远,难道他们真的没看出来?

死刑要人道、乞讨是权利,类似的议题,我首先看到的,是一种市场化的眼球标准,是招人看的卖点。但是,他们却以浓烈的人文关怀方式严肃地表达出来,就形成了对公众,也是对这些议题的一种欺骗和玩弄。我反对的,也正是这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卓玛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