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滕云
滕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0,520
  • 关注人气:14,51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是我的道德模范

(2007-09-10 01:13:56)
标签:

其他频道

 

“道德模范”是新近的评选活动。它之前,北京台已经有了《道德楷模》。

没仔细看“道德模范”怎么个选法,但“道德楷模”我记得是用短信选的。所以,指望选秀节目从《第一次心动》开始走向没落的人要失望了——谁说选秀就必须是“第一次心动”啊,它还可以是“道德楷模”呢。

电视这玩意,有点儿宿命,很像人生。娱乐是它两大功能之一,即便大家明知道它要“娱乐至死”,但也只能听任它死。而且在过程中,能做的事,就是加快它死的脚步,不死不足以平民愤。具体什么时候死?也没人知道,但棺材肯定已经打好了,就摆在那儿等着。的确宿命。

选秀不选超女快男,改选“道德楷模”,这就是向死而生的另一种模样。只是,人们可能暂时还不大接受,毕竟跟道德沾边,应该煞有介事一点儿才对。无妨,超女刚有的时候,多少人横眉冷对啊,后来不也都眼泪哗哗的。

其实,也惟有这样选拔“道德楷模”,惟有这样把玩这个游戏,我才能乐观其成。否则,大家都煞有介事了,当真了,我还就别扭了——谁是我的道德楷模?凭什么就是我的道德楷模?

我相信,很多人都会感觉到这种别扭。我们不能接受的不是那些可怜的后选人,而是以道德的名义设定一个我们未必接受的标准,然后讹诈我们说,你应该学这样才对。言外之意,你不学这样,你就不道德。

讲不讲理啊。这就叫道德讹诈。真非要这么讹我,我估计也就只能不道德了。

法律是用来规范人的行为的。法律说了,你丫爱怎么想就怎么想,我不管;但你别打算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只要你干了,超越法律这条红线了,我就收拾你。

相对法律,道德是想规范人的思想。它要教你怎么做人,怎么叫好歹,怎么听话别捣乱。人类活到今天,道德更多的时候就是当绊脚石的。它限制了人类的发展,约束了人类的头脑。这么说吧,人类的进步,也可以看作是人类不断冲破原有道德禁锢的过程。这个过程挺血腥的,老死人,我们今天能享受到的好多东西,都是老辈儿用命换来的。

这一点,就连喜欢拿道德说事的,也不得不承认。所以他们又把道德做了区分,一种是好的道德,他们管它叫“美德”,比如中国五千年传下来的好多做人的规矩。另一种不怎么好的,就成了封建纲常,成了思想禁锢。

可是,又得说到宿命了,谁能肯定,谁敢肯定,你定的标准就是美德,你不喜欢的就是禁锢?因为历史告诉我们,昨天特别不道德的,今天倒成了美德;昨天还是美德的,今天居然特招人恨。不是我瞎说,只要在中国活过两个历史时期的,都能找到一大堆证据。

所以,这也是冥冥中的事,道德始终没有像法律那样,能变成一个刽子手,扛着鬼头刀等着你犯事。你看不见道德什么模样,只感到一种压力,呼吸别扭。可是,这种压力的力道多大,就难说了。一般认为,能作用于我们头脑的东西,它的力道和效果肯定是厉害的。法律只管人事的十分之一,剩下的九成,全归了道德。你说厉害不厉害?

所以人群也就从来分成两拨,一拨是想管理别人头脑的,另一拨就是被管的。前面已经说了,当思想被管理住的时候,人类会是什么样子。所以,我们一直有个理想,就是自己管理自己的脑袋。自己管不住了,没啥,因为行为还被法律管着,我们可以因此对自己很放心。这就是我们老嚷嚷法制社会的理由。如果都这样了,还有人非看咱脑袋有问题,说给你弄个标准啊“楷模”什么的去学吧,我们就会因为压力而感到别扭。

在这点上,外国人比较贼。他们弄了个上帝,把道德都归他身上,让人去学,大家望天上瞧,瞧不见,越瞧不见,越能接受这个模范。中国人不信这些已多年,所以,抓个你身边的人让你向他学道德,你看了看,说,跟我差不太多嘛,改天请你撮顿饭可以,当我道德模范就免了吧。

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