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 |
今年5月中到6月上旬,去云南的几个野生动物保护区转了转。到西双版纳时,专门跑到有野牛出没的勐仑,结果,野牛没见到,美丽的传说听了一大堆。还有个印象深刻的记忆,就是那里的旱蚂蝗,相当有才,无论你如何严防死守,它总能发现漏洞,与你的肌肤亲密接触。
勐仑保护区里,有大片的橡胶林。深山之中,四野寂静,不见胶农,只见一棵一棵的橡胶树露着伤口默默流着乳白色的汁液。听着挺惨的,但橡胶树却是外来物种,因为经济价值高,所以当地农人争相种植。种植胶树,就要开荒,大片的原始热带雨林被斩草除根,所以,别看胶树挺可怜,但它属于外来物种侵略,而且是人为的。听过生物多样性的讲座,外来物种侵略就是生物多样性的敌人。这种事也不光远在天边,北京就有外来物种侵略,美国白蛾就趴在檀柘寺那边的树上呢。国际上对外来物种入侵的态度是宁可错杀一千,不能放掉一个。你带点种子什么的去海关试试,保证被拿下。
所以,勐仑的胶树尽管长势喜人,但林业部门的人却猛摇脑袋。不过他们知道,关于生物多样性的道理比起农民的收入和当地的经济,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说,偷偷腹诽一下罢了。
这个话题再说大点,可以归到可持续发展这块。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知道从哪天起,已经变成了一对儿冤家,又因为一个都不能少,谁也不敢拉偏架,所以发明了可持续发展这词儿,虽然暗合了儒家文化里中庸的精髓,但真要实现起来,可没那么容易。
看报。1977年7月,三号台风强袭海南岛,胶树遭受严重损失。8号的《人民日报》称,尽管如此,几十万农场工人顽强拼搏,发誓把失去的损失夺回来。灾后第四天就恢复生产,恢复生产第一天就创造日割胶量史上最高。结果,产量非但没减少,反倒比上一年增长了17%。强人啊。
那个时候,人们活得多简单,战天斗地,其乐无穷。30年过去,一切都变了,胶农取代了胶工,胶树被突然发现成了侵略者,橡胶产量高已经不再是件皆大欢喜的事。甚至台风再来的时候,人们还能不能战而胜之,也是件不确定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