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中国人

(2007-06-13 17:21:34)
 

中国人养孩子,爱有几分,说也说不清楚。

前些天看一法制节目,一对农村夫妇,不认闺女了,结果一老板出一万让他们认,就认了。后来也不怎么这一万没到手,他们又不认了。对着镜头,夫妇很坦然,不给钱就不认。

变成了电视节目,这事的逻辑倒清楚了——养孩子,就是投资。

这是农村的逻辑。城里怎么样?

高考那两天,我跟躲黄金周一样躲着,为了不给天下父母心添堵。可躲得开吗?新闻没别的,全是高考。空调不开,说是为了公平;赶考违反交规,先放一马;一百多北京家长中暑;警车开道送考生,考场附近不许有动静;没事的也可以凑热闹,拿今年的作文题玩玩……等考试最后一哆嗦,孩子从考场里出来了,报上有个照片——家长排成人墙,人手一相机,为孩子留下终生难忘的纪念。

过了吧。电视讨论说,这三天是中国人一年里唯一享受平等权利的三天。换成开始的话题,我看倒是中国人对下一辈成本投入最集中的三天。城里人包装得巧,泪眼模糊的,但剥了皮儿,好象跟那不给钱不认闺女的夫妇差不多。

可怜天下父母心。老生常谈了,但怎么听怎么都是要回扣的意思。

但这事天经地义。

卖孩子不好听,换个说法,叫感情投资吧——爱还不行吗。

北京海淀一学校,学生侮辱老师,还拍下来,放网上流传。据说网友急了,纠集一帮去校门口堵那学生,吓得那小子好几天没敢出校门。重庆的新闻吧,说一个老师,愣被学生气死了。刚看到了还有一个,一个学生打算调戏一把女生,老师阻拦,结果被学生砍了8刀。

换点不血腥的说。新西兰,中国少年留学的温柔乡。知道那帮孩子怎么过的吗?家里拼死拼活挣的钱,被他们买了跑车花天酒地了,哪是去上学啊。前些天有个世交回国,聊起在美国的中国小孩,别的还没学呢,先学了不让父母看成绩单,因为那叫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

感情投资也好,现金投资也好,起码是结果的一部分吧,换来的回报就是这些血腥和不血腥,看完只剩下琢磨怎么体罚他们了。

更多的回报什么样?冷暖自知吧。家长那边肯定特不爱听投资回报这词,不爱听就不爱听吧,但放在教育这块里,的确是真金白银的,的确对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观念及行为产生了影响。

试着说说前边那些丢人现眼的事。大把的钱花进去了,这对教育者就是个压力——我可是花钱让你们把孩子教好的,孩子没出息,咱就得说道说道。被教育者怎么想?我家花钱给你们学校了,你就别跟我再玩师道尊严了,不好好学你得忍着,修理下老师也不新鲜吧——古代公子哥不都这么干的吗?教育者呢,低眉顺眼是本分,话说重了就是对不起人家的银子。

心态如此,会影响到观念,进而影响到制度。

前两年,家长就跟起哄似的,就跟买菜看秤似的,天天盯着学校的不是。体罚首先是不行了,这可是个权利问题。后来违反纪律罚出教室也不行了,说是剥夺受教育权利;再后来连贴个成绩排名都不行了,说是学生心理受不了。都哪那么多毛病啊这是——你课堂乱说话活该你得出去站着,因为我保证的是大多数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成绩不行就得排个队刺激刺激你,让你知道什么叫好什么叫赖。

从父母教养的心态,到孩子的学习品行,再到中国的教育观念,地根上的溺爱一点没少,又搀杂了现时的新元素,几种味道和着乱炖,这锅东西越发找不着口感了。

比如我就跟很多父母祥林嫂似地念叨过,劝他们别给孩子吃炸鸡喝可乐,可人家一乐——我们知道,但不是孩子喜欢吗。知道有害,但仅仅因为孩子的嘴馋就坚持吃,我只能找地打自己嘴巴去。

我还看到一个新闻,说有个老师用订书钉订学生的耳朵。但经验告诉我,如果那老师尚未变态,足见那学生又做了什么,能把老师气成这样。

假装再担心一把,就是,以这样的父母、教育,中国人明天的质量能是什么样子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蓝孔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