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葬花,说的是,黛玉这丫头很爱自己。
陈晓旭去世,全国人民也在葬花,不是多爱她,而是很爱自己。
葬花搞得很神。比如说她的一生就是为黛玉而来的,比如说她一走,万千黛玉皆失色。
连何东老师都在道歉了——中国人还是没法过死人这道坎。
这几天我一直在琢磨,陈晓旭去世,为什么弄得中国愁云密布?为什么大家都想到了葬花?
先说一句。我认为,很爱自己的人们,错爱了死者。她本来是想安静地走的,结果大家一哭丧,太闹腾,太做作,太不符合她的真实想法了。死者没有得到真正的尊重。
没有体味到死者的初衷,不是大家笨蛋或者成心,而是,而只是,大家在死者身上,寄托了太多东西,太多自己的东西。花已经不知道哪去了都,光剩下自己在那儿哭得死去活来的。
陈晓旭去世之轰动,轰动到大家把自己一个劲往里搁,理由何在?
新拍《红楼梦》不是理由,慈善捐款不是理由,这些东西仅能让大家忆她爱她,但不会让人想起自己。唯一一个理由,就是出家。
出家是一种态度。不是每个人都能出家,但每个人都有信仰问题。陈晓旭出家,又是在绝症这么一前提下出家,是给大家提供了一机会,重新想起了信仰这码事。别说中国人不在乎信仰这虚忽忽的东西,中国人没有宗教情怀,但中国人信报应,有钱的竞拍第一炷香,没钱的也得往佛前扔钢蹦,中国人对现实多有畏惧,买个平安是硬道理。
陈晓旭带病出家,这态度够鲜明,甚至还和大家想象中的有点不一样,所以越发要想一下下了。
刚想着,还没想明白呢,陈晓旭就去世了,俩事几乎挨着,就有了戏剧效果。去世是个结果性的东西,想明白没想明白的主儿,对于这个结果,是非常之明白的。就是说,你出家也罢,不出家也罢,想明白也罢,没想明白也罢,最终结果也是一硬道理,白晃晃就在那摆着呢。跟这些比,去庙里捐点银子这事,或者认个师父修修身子这事,就属于非常容易想明白的了。
所以,葬花本身的色彩,是悲观绝望的,是受了打击之后自怜自艾那么一股劲。自怨自艾的人一扎堆是什么样啊?就是得找一辙,抱头痛哭会。
多爱自己啊。
但爱自己是爱自己,也别太当真。隔天股票升了,杨二车那姆和谁吵架了,大家马上抹了眼角泪,又傻呵呵乐了。信仰?信仰算个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