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平安夜

(2006-12-25 00:03:08)

快过年了。

从老舍那得知,年关年关,年之所以为关,主要的原因是年底要还债。关于债,我们今天虽并不陌生,但举债的比率毕竟不高,除了极少数,也没有过年非要还债的必须,以至成了关口。

当初不是这样,一是借债像家常便饭,民间借贷的传统很发达,有点儿家家必须借、不借不是人的意思;二是还债的期限,都集中在过年。平时笑呵呵,一到过年就翻脸。年关有这一节现实的障碍做解释,的确不大好过。而现实的压力作用在脑袋里,就变成了精神的压力。压力感倒是符合传统意义上过年的理由的。过年,听起来本来就有点儿过关的意思,那个“年”不就是一种怪兽吗?放炮、送鬼、请神、上坟……这些民俗看上去并没什么喜兴劲儿,无非是对付怪兽、求个安生的手段,但今天怎么就变成了个乐子呢?普天同庆的,吉庆祥和的。

现在是平安夜——明儿是也素生日,今儿玛利亚正受着临盆的痛苦,平安不平安正说不准儿。何况又是在马厩里待产,卫生条件什么的都很差,纵有神明保佑,受风感染的风险多少还是有的。所以,这个时候,表情凝重地祷告好象是唯一可做的事情,大松心地乐啊乐的,就有点儿不着四六了。即便等到明天,孩子生下来了,母子平安,喜讯传遍赤道南北,但也不要忘了,孩子刚生下来,跟活下来还有段距离,受风感染的风险并没减少,反倒加了个奶水不足的担忧。而且毕竟是生在半道儿,一切保障都要打折扣,高兴是应该,但盲目乐观却并非好事。事后的故事证明,这孩子受了不少苦,死的时候也很惨——都被钉成了那样。

但是,历史是容易被忘记的。人们不愿意回忆那充满危险的夜晚,到头来只记住了也素诞生,而且以自己的理解,把喜悦和疯狂强行嫁接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变成了自己享受快乐的一个借口。

享受快乐完全正确,跟快乐做对才有病。不过,我现在依然在纳这个闷儿:过年也好,平安夜也好,为什么当初让人类产生压力感的东西,到后来却变成了享受快乐的理由?仅仅是因为我们变得自信了吗?或者说我们拥有了驾御这个世界的手段?

如果说前面对压力感的解释属于胡编乱造,那我在承认是胡编的同时,依然坚定地认为,我们的祖先是经常有些压力感的,而且压力感的确也表现为一种文化了。你可以想象,他们的眼神里,总有一种略带茫然的悲哀,脸上总挂着一堆问号。昨天我看了中国摄影家协会成立50年的展览作品,我说的那种眼神,你可以在其中某些照片里见到——当然,也是历史照片了。

关于中国文坛如何如何,这几天新闻里没少出现。对此,因为很少看小说,所以我没有发言权。不过,说到今天的话题,却联想到了作家的义务——我心目中的好作家是什么样的?

以我的观点,真正的作家,应该有俩义务,或者说是俩特质。第一个是预见,敏感要多过哲学家,时间要早于科学家。别的家还在乐观评价这个地球的时候,你要冷静点儿,告诉我们这个地球到底会往哪转;别的家还在津津乐道这个地球上的新东西时,你要冷静点儿,告诉我们这个东西到底会把咱带往何处。打个比方,我现在正打字的这个电脑,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说它想毁灭我,但作家已经把它的魔鬼本色告诉我了,而且还拍成了电影,形象地说明了它为什么是魔鬼。第二个义务,是慈悲。慈悲不是简单的仁慈,关键是后面的这个“悲”。悲天悯人看上去消极一些,但并非坏东西,而且这看似的消极,其实倒是我们谋求真正快乐的基础。准确说,如果我们要享受的是幸福,而不是快乐,我们就必须度过“悲”这一关。真正的作家,是需要怀着慈悲的心肠,怀着一种悲剧化的情结,来面对生命和写作的。在此,拜托铁凝同学了,带领中国的广大作家和伪作家们,朝这个方向多少努力一把。

外面响起爆竹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植物园
后一篇:新黑色大丽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