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要叫一句“孔老二”,他家的子孙肯定跟我急。
那咱就放尊重点儿说说孔圣人这事儿。
这两天孔圣人估计在打喷嚏。因为他的标准像居然都有了,不是从前那种两维的画像,而是三维的雕像。标准之说,就是指从今往后,凡孔圣人的形象,都以此为准。
对此,我理解为两点:
第一,
第二,
我现在要叫一句“孔老二”,他家的子孙肯定跟我急。
那你说你们这些子孙干的这事儿,比我的那句“孔老二”,谁更让孔圣人急呢——如果他老人家还会急的话。
拿老祖宗挣钱,现在是中国的流行风。全国各地,只要觉得自己这姓儿有点名门望族的意思,就赶紧修族谱,找族人,然后就血浓于水,捐这捐那,联谊投资,搞得跟大学校庆一样。于是各种老祖宗虽长眠地下,但也不安生,看着子孙们架着自己发挥余热。
也不光是这些后裔们忙活,地方政府一般都力挺,都帮忙,都分一杯羹。
孔圣人这事儿,就是山东搞的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里的故事。我没冤枉他们吧,把孔圣人当作文化产业了。
也不只政府搀和这事儿,学者也没闲着,共襄壮举。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司法物证鉴定中心就要共襄一把。他们要帮助孔圣人的后裔建立DNA数据库。据说啊,建好之后,谁说自己是孔圣人后代,拔跟头发一验,就知道是不是冒牌的。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以后孔圣人的子孙们就更血浓于水了,就更可以紧密地团结在老祖宗名下,让他老人家发挥余热了。
不过我听这事儿还是别扭。那么大一科研机构,以前据说是专门帮着鉴定这儿子是不是亲生的之类的事,如今一步跨到孔圣人这儿来了,感觉要玩达芬奇密码,捣腾孔圣人的感情史了。这也不是没可能。《诗经》我可研究过,里面记载的那个年头,大家谈恋爱可开放了。好象有首什么来着,说,出了东门,男男女女的就在小树林里谈恋爱。总之,你说你一国家级的科研机构搀和这事儿干吗?也分一杯?文化产业,这产业链还真长,都链接到DNA了。
我现在要叫一句“孔老二”,他家的子孙肯定跟我急。
但从族系到政府到科研机构干得这一堆烂事儿,谁更让孔圣人生气?
你们这些不肖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