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肯定是为自己和老公生孩子。王菲的孩子除了姓李或者姓王也不大可能姓别的。
包括我,也不是每个人都想踪着王菲生孩子这事儿,但架不住网上天天有,跟直播差不多,躲都躲不过来。所以,王菲就成了为全国人民生孩子。
如今,你要不让媒体玩八卦,好象就是对媒体的一种强奸——八卦是媒体的一个基本权利了。
就算基本权利吧。但作为同行,我还是认为王菲生孩子这桩新闻的价值不会很高,决不至于招引两岸三地的娱记们这么天天守侯。
但我又必须承认,娱乐时代,没有什么不可以被媒体包装成高价值的新闻。否则人家也不会天天守侯,更不会一帮媒体都在那儿天天守侯。扎堆儿在豪宅到协和到和睦家门口儿,不弃不离的,只能说明这是众媒体的共识:这个料是万万不能舍弃地。
所以,我也很想利用这个机会,以观摩的心态,好好学习一下人家媒体的操作经验,看人家是怎么把一个没什么挖掘头儿的生孩子变成了令人瞩目的焦点新闻。
还得这么说,按常理,生孩子,即便是王菲生孩子,老公还是李亚朋,前夫窦唯还刚刚闹了点儿事,但这些背景具体到生产这个医学上的细节,应该没什么实际的助益。你总不能在每个进展的细节上都处处强调上述背景吧——不管你是直接强调还是间接强调。
那么,可以推演出来的相关生产细节和结果,第一,不会有什么意外的存在空间;第二,基本上都在人们的常识判断范围之内。
比如,生孩子无非是顺产或者手术;生下的孩子无非是男孩或者女孩;数量无非是一胎或者多胎;生产时间无非是短点儿或者长点儿。这些细节,一是一,二是二,属于新闻导语里的五“W”一“H”,没什么弹性操作的空间。
那就弄点儿外延?比如老公在不在身边?激动得哭了吗?孩子起名了没有?医生护士旁观感言?媒体的新闻战?……
有点儿像实习记者的采访练习题了——你要穷尽你的问题。只有不会发生的事实,没有不能猜测的事实。
那么,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发挥想象呢?
媒体已经给出的答案如下:生产还可以找代言;产房不是特别豪华;歌迷冒充病人混进医院;母亲产后将复出;生二胎花费五万……
不过,即便是这样,包括这样穷尽问题的行为本身,还是多少印证了我的原始判断,即这个新闻的炒作空间毕竟是太有限了。看看媒体最后的这些想象力,客观说,还是苍白。
而且,我可以断言,越是这样事先的隆重预热,真等到孩子生下来,就越显得事件的虎头蛇尾。媒体和受众估计最终也会有一种空落落的感觉——就这么就完了这事儿?
可不就这么就完了吗。
有个俗话:说生孩子不叫生孩子,叫下(吓)人。
这回的生孩子,究竟会怎么吓人。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