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千零一夜的传奇(书评)

(2007-05-10 04:09:41)
 
 
http://www.cbbr.com.cn/images/info_bg.gif
  ( 2005-4-15《中国图书商报》 )
 

    黄殿琴的思想玲珑有致,于是就有了《京都奇叟》。

    读完新书,还有书中200多幅珍贵老照片,掩卷,深呼吸,袅袅清烟中,传统历史与文化,像日月一样在轮回中沉淀了许久,忽又呈现。疑心精灵一样的作者,站在高高云端,为我们讲述与总结四个精灵老人的神奇、心血与眼泪后,正沉静地看着,那是双星辰一样安静的眼睛,能够穿透时空与人间。

    好书有特点。

    之一,即在阅读过程中,阅读者完全忘记了作者,而主人公却像沉积了许多年的记忆,远水清韵,在明媚的阳光下,层层叠叠,生辉、清晰,渐渐归于永恒。

    郭布罗·润麒,清朝末代驸马和国舅,今年94岁;

    王修身,“京城神针王”,满医传人,今年73岁:

    马旭初,14代古建世家、哲匠,解读600年,今年83岁;

    石拯,一级茶叶技师,一茶一叩首,一泡60年。今年七十出头。

    现在,他们都健在,在北京的某个星光望天空,或者在某片阳光下看太阳。而我们,终于可以在黄殿琴的星光下,回归100年,领略、唏嘘,回到祖先的记忆里触摸四个精灵老人的故事。就这样,一部活生生的历史,被精灵一样的黄殿琴追踪、记录,整整用了1000天!第一千零一夜,黄殿琴“叹”口气:从历史落回现实。

    这是2005年3月,新书上架。

    我们,也许只用一个晚上加一个半天,就会走过《京都奇叟》百年路。从而忽略黄殿琴三年的风雨日夜。实际上,她为我、你、他,节省了三年的时间,这就是北京电视台名牌栏目《第7日》的制片人所做的事情之一,厉害。

    大凡中国文化界,有思想的女人不多,闹腾的多。

    这个时代,是创造财富与美女的时代,与思想无关。

    但有思想的女人可爱。

    能够时时更新,始终反思、回归,而又掉头引领文化方向的女子,更是可亲、可敬。

    黄殿琴,女,10年以前,即以青年女诗人闻名国内(注释:哈哈,那时,她在读研究生。同在一校,一楼,三年“同窗”竟然没说过一句话。我是“仰视”这位女诗人,如今为“敬仰”),8本诗集,l本散文集,l本采访手记……几年来她经营了北京电视台的“华夏书苑”、“置业二十一世纪”、“数字生活”等电视栏目,这使黄殿琴享誉京城内外。

    正如《京都奇叟》里的四个百年历史、文化的代表,需要她来擦亮。《京都奇叟》里的四个主人公,可谓历史文化的“化石”。所谓,“化石”的精彩,如金子于地下,不见太阳不会放光。只有展现在世人面前才是真的“化石”,如果还被历史尘埃遮掩,那么当代的人就有遗憾。

    还原一段历史,浓缩一代精华。《京都奇叟》通篇细微,稀、奇、古、怪,也从点滴中来,类似水滴石头,曾经被“正史”忽略的东西终于见了天日,旷世奇老由此成了真的精灵,真的宝贝,不断地被思想、历史与文化包裹着,缠绕着。

    的确,书中的主人公是永恒的,《京都奇叟——京味文化的发现与珍藏》更是永恒的。百年皇族、百年医术、百年茶精、600年建筑……的历史,都已经镶嵌在书中,彰显神奇。这件大事,就是智慧、优雅,始终微笑的女子——黄殿琴做的,这是一个用了一千零一夜的传奇。

 

    《京都奇叟》黄殿琴著/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23.80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