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书林中猎猎作响的畅销书(上)

(2006-12-03 10:40:49)


    写在前面:本文已经发表。发在这里,是想跟大家共同对待一个问题,这就是畅销书以及写书究竟为什么的问题,希望能够给读到这篇文章的您一个好的启迪。  2005.11.24   冬雪  

 

 

    在林林总总的出版物中,经过时代挑选,能够成为畅销书的寥寥无几。无名作者自费或者出版单位名气不够响亮,是所出作品不易畅销的致命弱点(尽管自费出版兴起的主要原因是多数人得不到出版的机会)。20世纪中末期,有18部美国作者自费出版的作品畅销世界。它们曾让自以为是的编辑们感到惊诧,为何在书林中猎猎作响而没有经过“正常渠道”?
    《心灵鸡汤》、《永远爱你》、《浪漫的1001种方法》、《妊娠圣经》、《麦金托什圣经》、《一分钟经理》、《你能为拯救地球所做的50件简单事》、《地球另一面的突变信息》、《你的降落伞是什么颜色?》、《死亡之光》、《如何让你的汽车跑起来》、《成功的七个心理法则》……短短几十年间,这些看起来普通的书名竟传遍了所有读书人的地方,人们蜂拥而读、如饥似渴。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圣诞盒》、《现代精神健康学》、《塞莱斯廷预言》、《青春不再,光彩依旧》、《富有的理发师》及“每天都可能发生奇迹、给生活一个惊叹”的《生活手册》等。
    《圣诞盒》(理查德"保尔"伊夫)在1992年完成。伊夫这本关于基督徒的故事、“献给孩子的圣诞礼物” ,给孩子(人们)真正需要的东西:孤独的时候陪伴你、失去爱人时让你感到安慰,哪怕错过了圣诞也会得到祝福;它能使痛苦的人幸福、悲伤的人快乐、冷酷无情的人突然醒悟而具有关怀他人的爱。起先,伊夫自己打印了30册,分送给亲朋好友来阅读,书得到了一致评价:不能再好了!这就是他们想读的故事。可是,有眼却间歇性无珠的出版商竟找出了种种理由拒绝出版这本书。在美国众多的无名作者中间也有一句类似中国的名言: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于是,伊夫自己花了5000美元印了8000册书,送到了犹他书店:结果一发不可收拾。现在,伊夫说:“自费并没什么不好,必要的时候可以试一试。”
    1950年出版,至今销量已达1700万册的《现代精神健康学》(L"荣"胡伯特)被称为一门新型科学,胡伯特因此创立了自己的宗教和教堂——最佳的精神境界,最美的人类目标!《现代精神健康学》讲述:“人们之所以出现诸多消极状态,是因为‘Engrams’(受伤的感情记忆)封锁了人的精神,只有借助‘Dianetics’(精神健康)才能摆脱感情伤害或变得清醒。胡伯特对自己的“学说”确信不疑。多年的体验、实践和研究使他有这份自信,何况广大读者谁都拒绝不了“摆脱感情伤害或变得清醒”的诱惑。“Auditing”过程有点类似心理分析和催眠的有效结合。如:在一间寂静的房屋里,病人坐在舒适的椅子上或躺在沙发上,两臂放在胸前,尽量保持心情平静。操作员让病人看天花板,对他说“当我从1数到7时,你就闭上眼睛。”如此多次重复,直到病人入睡……从而使病人的身心获得放松和调整。1995年,它的推销广告是:“它是一项技术,一项人人都能掌握用来摆脱痛苦、恐惧、不安和不幸的技术。它是世界上最容易让人理解、运用的人类精神技术。”出版商说:“〈现代精神健康学〉不仅提示了消极精神是出现痛苦、不幸和自疑的唯一原因,还详细地介绍了如何予以摆脱的办法”;“它不仅告诉我们如何寻找安宁和幸福,还昭示了面对挑战、竞争和责任的途径……它提出了许多人类创造美好未来切实可行的办法。”
    自费出版的《青春不再,光彩依旧》(桑德拉"哈尔德曼"马兹)是一本反映女性老年生活的诗集。1987年12月与读者们正式见面,此前,它只是本作者自己装订的小册子。值得注意的是作者马兹自己就是个饱经变迁的中年妇女。马兹闯过风险完全是靠着自己对前途的乐观和坚定不移的“预感”。她为自己的想法整整筹划准备了一年。当她想编一本反映女性老年生活的诗集,周围同事和朋友的劝告沉重打击着她的热情:谁管老太太们想什么、要是封面上出现老太太肯定会把读者们吓跑等等…… 然而她坚定认为——“青春依旧”会为她赢得老年读者群。果然,此书自费首印3000册时即获成功。书的成功告诉马兹,有更多的人在关心老年,尤其是老年女性的问题。此书出版后重印42次,销量达150万册。
    1992年12月,詹姆斯"瑞德弗尔德自费出版了《塞莱斯廷预言》:书中主人公生活的唯一目标就是寻找“如何使生活更富有生机”的方法。作者写出了普通人感兴趣、简单易懂的故事。以“精神同感”为主线的《塞莱斯延预言》对“第九个直觉”的描述是“……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遇到的每个人,都在向我们传递着某种信息……感觉不到并不意味着这种信息不存在,只能说人们以某种方式错过了它。”作者从事过多年的少年顾问工作,此外,10多年疲惫的感情生活使他内心倍受煎熬,这使他经常结合自己的工作总结自己困惑不安的精神思想:在人类精神过程中“自然”究竟起了多大的作用?这本具有超常创意和智慧的作品最初被认为是劣等小说,它遭到了一次次无情的退稿。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詹姆斯"瑞德弗尔德倾出所有积蓄决定自费出版,没想到出版商不认可的事,读者们给了他“公平”,书以9个直觉获胜,一举成名。
   (未完,接本文下http://blog.sina.com.cn/u/46830b41010000li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