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网上开店赚钱,农民就业新选择

(2009-09-03 09:35:00)
标签:

网店

淘宝

农民

就业

赚钱

it

分类: 高端阅读·深度

2008年暴发全球性经济危机以来,国内的许多行业受到了严重冲击。比如房地产行业销售低迷,继而影响到建筑业的开工项目及用工人数减少,也就暴露出占绝对多数的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于是从去年开始,大规模的农民上淘宝创业逐渐成为趋势。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新现象,在我们的意识里一向土气的农民群体居然与电子商务零距离接触了。

 

据媒体报道,在江苏徐州市和宿迁市交界的一个叫做沙集镇的地方,没产业,没资源,年轻人一般都会离开去外地打工。从06年开始,有3名年轻人在家开起淘宝网店,卖木制的衣架、衣柜、鞋架、书架等商品。当时当地根本无木材加工厂、无快递,甚至根本不出产木料。但3个人到处找木工帮忙做,甚至找到棺材铺,终于做出来成品。

 

我要说的是,开网店的第一问题就是产品来源。不解决产品问题,网上开店很可能就是一句空话。但让我佩服的是,这3名年轻人想的不是去卖现成的产品,而是去做成品。对于城里人来说,这是一个极少看到甚至是发生的事情,而我们的农民朋友很实在,他们这么想也这么去做了。用句时髦话说,他们从一开始就选择了去卖“原生态”产品。

 

3名年轻人通过淘宝网店有了收入后,四周邻居纷纷效仿,在淘宝上卖的全是木制家居用品。一批木加工的厂也开了起来。到目前,根据当地人统计,该镇已有数千户的规模,户均淘宝收入2000-4000元。同时衍生出来32家木材加工厂,数10家物流公司进入该镇,镇上破天荒的出现了5家卖电脑的商店。

 

对于这个现象的产生,我非常理解。毕竟我也是从农村出来的,深知农民的习性就是跟风、攀比。虽然这不一定是好事,但换个角度来看也未必是坏事。就是因为跟风,才容易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及规模经济。当然,有了规模也就使销路上的竞争趋于激烈;有竞争才有市场,不断推陈出新的产品才会使市场充满生机和活力。

 

目前,沙集已经成为淘宝家具行业卖家数量最集中、交易额最大的一个群体。据统计,去年沙集镇仅淘宝网店带动的快递业规模就达到了600万,网店销售额在5000万以上。难怪中国社科院信息化中心秘书长姜奇平会说,“沙集镇几百户农民集体开店,具有里程碑意义,代表着中国互联网未来的发展方向。”

 

716CNNIC发布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38亿,其中2亿为城里人。预计再过3年,中国网民将达6亿,农村网民将超过城市网民。届时,农民可在家生产、网上销售产品、购买生产生活需要的物资。那么这样的结果,能否称为继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大文明呢?

 

事实上,至少有一些情况已经得到了证明。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互联网交易应用得到了迅速发展。网络购物的用户规模在经济危机中逆势上扬,达到8788万,半年增加了近1400万用户,而网上支付用户半年使用率增加4.8个百分点。分析人士指出,金融危机使互联网平台高性价比的优势凸显出来,吸引了大量的网购人群。

 

只不过目前的交易类网络应用水平仍然较低,相对滞后。我国农村需要加快互联网建设,加大网民上网培训、现代物流建设投入。只有这样,才能让广大的农民通过网络,实现网上销售农产品等,实现信息化促进农业的飞跃发展。另一方面,因此我国的就业压力也将得到缓解,广大农民可以在家里开网店挣钱,而不再需要四处奔波。

 

或许有人要问了,为什么农民上网开店能够赚到钱呢?第一是货源优势,比如农村出产土生土长的土特产。第二是渠道问题,比如种植花木的农民在上淘宝之前依靠经纪人,受到层层渠道的盘剥。如今农民开淘宝店就是把中间商省略了,把渠道产生的成本和利润返还给消费者和生产者,而且有质量保证。自然就受到了网民欢迎,也就能赚钱了。

 

评论:彭行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