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京城教书匠:用爱心托起蓝天-1

(2005-12-08 13:41:46)
分类: 社会文化·观点

——一位弱女子自办打工子弟学校的感人故事

 

京城教书匠:用爱心托起蓝天-1


——献给所有奋斗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向他(她)们表示我由衷的敬意!同时,寄言天下父母,再穷不能穷教育,再富不能富孩子。因为我是农村长大的孩子,我永远不会忘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老乡亲,尤其是那些纯朴敦厚的乡下子弟。如果说是谁真正撑起中国的脊梁,那就是最广大的农村和农民。没有他们,也就不会有今天的天下。我还不会忘记,那些启蒙了我们的最普通的基层教育工作者,如果没有他们,今天的天下还能持续多久!?还有,我想对那些希望延续香火的人们说一声:越生越穷,越穷越生。难道还要让下一辈继续延续父辈们的无知与迷茫吗?看着那些可怜的孩子,我的心不是痛,而是悲凉,是麻木,更是欲语泪先流……

    采访/撰稿:雪浪天  刊发于《广西妇女》

    北京顺义区天竺镇位于首都国际机场附近,一向被人们誉为“国门第一镇”。这些年来,随着机场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开发建设,该镇吸引了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打工者。来自广西柳州的李丽姣就是这千万打工族中的一员,不过她的打工方式比较特别。从2001年底开始,她自筹资金一手办起了打工子弟学校。

 

如今,毗邻首都机场生活区的天竺镇岗山村里,每天上下学时都能看到许多人守在一所院子的大铁门外。原来这里就是李丽姣命名的蓝天爱心小学,目前有70多个适龄儿童在学校里接受传统教育。对于李丽姣的爱心行动,那些前来接送孩子的打工家长们无不交口称赞。

 

那么,在这所打工子弟学校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爱心故事呢。2003510日,笔者在该校采访了本文主人公李丽姣老师——

 

一方水土,养成一颗仁爱育人之心

 

19708月,李丽姣出生在广西柳州地区象州县水晶乡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亲李升光高中毕业,做过十多年的小学校长。在李丽姣4岁时,她和弟弟随着改嫁的母亲去了另一个家庭,哥哥留在了父亲身边。

 

19907月,李丽姣以优异的成绩职高毕业了。那时哥哥已经在上大专,弟弟在上高中,本来李丽姣很有考上大学的希望,但家境艰难同时供不起三个孩子上学。为了他们能够继续完成学业,李丽姣不得不含泪回到了生养自己的水晶乡。9月时经人介绍,她来到水晶乡马旦小学当了一名代课教师。

 

刚开始,李丽姣只教小学一二年级的语文课。对于一名优秀的高中生李丽姣来说,教好这两个科目并没有什么难度,但她上课前仍然认真备课工作非常努力。每当教学中碰到疑难问题时,她还会虚心向那些有经验的教师请教。渐渐地,她摸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1992年,李丽姣教的一年级语文课在全乡统考中取得平均分第三名的好成绩。同年底,她被象州县人民政府授予小学二级教师的资格证书。此时,李丽姣参加工作刚刚两年,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已经很不错了。

 

令人欣喜的是,李丽姣在督促学生们搞好学习的同时,还不忘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水平。从19919月起,她就报名参加了象州县教师进修学校卫电中师班的函授学习,直到19947月学习期满成绩合格顺利毕业。

 

19929月,李丽姣接到了一纸调令,让她到马旦小学下属一个自然村的平田小学去。那是一个十分偏僻的小山村,小学就座落在群山环绕之中的一片谷地里,连吃水都要到半里以外的地方用肩担回来。李丽姣很是纳闷,自己教书好反而受到这样不公正的待遇。后来,她无意中听说水晶乡教导处一位负责勤工俭学的经理,为了把家乡平田小学的教学水平提上去,特地要走了教导有方的李丽姣老师。

 

那时,平田小学五个年级仅有六位老师连轴转。初到平田,学校就把管帐这摊子分派给了李丽姣,后来又让她负责学校的出纳工作。每学期开学都要收到上万元的学杂费,李丽姣把收到的钱用报纸包起来塞到随身包袱里,再到十里以外的水晶乡信用社里存上。到平田小学的第一学期,李丽姣教的一年级数学在全乡统考中获得平均分第二名。这是该校教学史上第一次获奖,教导主任不无感慨地说:“李丽娇为我校开了第一朵花,我们为她感到骄傲啊。”

 

刚到平田小学时,李丽姣家里学校两头跑。为了方便工作,后来她索性住到了学校,只是每逢周末才抽空回家一趟,准备好下个礼拜吃用的柴米油盐捎带上。有好几次,她从家里带了水磨豆腐,从水晶乡花五毛钱坐公汽到平田村。一路上豆腐流出的水滴滴答答,车上的人都奇怪地盯着看弄得她好难堪。那一刻,她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委屈。这还不算,下车后再走上三四里路,爬过一座山才能到达平田小学。

 

当初,有一位比李丽姣早一年来到平田小学的李姓老师。她师范毕业分配到平田后,一度感到十分绝望。李丽姣来了后,经常做她的思想工作,陪她在那个山窝窝里一起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

 

1994年,那位李老师因故调走了。每天放学后本地的老师都回了家,整个学校仅剩下李丽姣一个人独守了。好在当地的村民比较友善,不会无故骚扰她。可是长夜难熬,也太冷清了,以后她每次回水晶时都要顺便捎上几本书。每到夜深人静的晚上,李丽姣从古今中外的名著中汲取精神营养。

 

实际上,李丽姣也有苦闷的时候,但她决不会把自己压抑的坏情绪带到课堂上。当然,她也没有利用父亲的关系托人调离平田小学。几年里,她几乎教过全校一至五年级的每个科目,经她带出的毕业班学生升学率是全乡最高的。19966月,她指导学生参加柳州地区小学五年级作文竞赛荣获二等奖。而这一切成绩,都是非科班出身的高中生李丽姣取得的。

    还有一件事,能够体现李丽姣的为人。在平田小学教学期间,弟弟考上了柳州卫校。务农的母亲手上没有积蓄,父亲不能完全支持,于是李丽姣帮着凑齐了弟弟上学的钱。从那以后,每月她领了工资后,第一件事就是给弟弟按时邮去学习生活用的钱。

京城教书匠:用爱心托起蓝天-1

(未完待续,请看下篇。全部1234篇)

 

原创作者:雪浪天(更多文章,请关注“雪浪天中文网”

文章引用自:http://blog.sina.com.cn/m/qgz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