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产阶级不读书”而想到的…
(2009-02-10 20:23:23)
标签:
中产阶级薄薪中国社会读书潜规则文化 |
分类: ●社会关注&博客视点 |
所谓的中产阶级,比较流行的定义是大多从事脑力劳动,主要靠工资及薪金谋生,
一般受过良好教育,具有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职业能力及相应的家庭消费能力;
有一定的闲暇,追求生活质量,对其劳动、工作对象一般也拥有一定的管理权和支配权。
同时,他们大多具有良好的公民、公德意识及相应修养。换言之,从经济地位、
政治地位和社会文化地位上看,他们均居于现阶段社会的中间水平。另外也有人把“中产阶级”
的收入水平定义在年收6~50万人民币。
一篇文章提出中产阶级的十大标志:
1、年收入20万元以上。
2、持有已经上市的股票或者期权,至少有希望于近期内上市。
3、有度假小屋或别墅以及一辆看上去不错的车,跟人合买的也算。
4、有丰富的夜生活,不一定是去夜总会或者打麻将,通常是商务谈判或者听音乐会。
5、有外国身份或者至少在外国呆过三年以上。
6、对一些时髦的文化,如MP3或者彩信均不感兴趣,但对于古老文化非常感兴趣,
对各个国家的古文明有一定知识,特别是有古玩方面的知识。
7、知道各种礼仪,风格是美式的,但心里崇拜欧洲。
8、知道最新上演的歌剧和芭蕾舞剧。
9、谈话中经常夹杂外语单词,听众不懂再用中文解释。
10、着装随便,但不是普通的随便,而是一种非常刻意的随便。
之所以找来这么多资料来描述和定义“中产阶级”,是因为今天看了一篇关于中产的文章,
文章中指出,目前中国的中产阶级只赚钱不读书,精神荒芜…
具体请看
http://cul.sohu.com/20090210/n262145203.shtml
读后最强烈的感觉是这篇文章竟然能上SOHU的首页新闻,简直是离谱得不得了,
所谓“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在激烈的竞争机制下的中国社会,读书似乎仅仅是闲人的事情。
黑心的官员和富有的中国商人不会去读书,官员只要懂得“对上投其所好,对下恩威并施”即可,
而商人只要和官员勾结妥当,便可以借助其权力扩大自己的资产,他们是读书无用论的最好论据!
薄薪族更多的是为生活去奔波,也是无暇读书的,当然也有其中一部分人的文化程度低的限制。
他们中的很多人会为自己学生时代没有读好书而后悔,也深深地知道,现在开始读书也是无法
改变眼下的状况的…仅仅是一少部分有充实“等待感”的闲人才会去读一些消磨时间的“闲书”…
中国社会的中产阶级一直处于一种很尴尬的位置,上面是无能的领导,所谓的为企业、社会、
人类的贡献…简直就是一堆不着边际的话,太多的社会潜规则使读书变得毫无价值!!!
向下俯视的时候,更多的是一些等待感十足、极其容易获得满足感,或者总是用嘴巴来发泄不满
的人群。
只有低头不语的奋斗、赚钱,用丰富的物质拥有证明自己的地位才是最实际的体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作法。
中产阶级不是不读书,而是在用自己的行动在撰写着从一无所有到人生价值实现的故事,
所以我觉得,指出中国的中产阶级只赚钱不读书、精神荒芜的作者,请您不要光读死书,
把书上写的同你窗外的社会进行一下比较,走到社会中真正感受一下…
那时候相信你会体验到,当时的自己对中国的国情有多么的无知……。